一席话又把在座各部队指战员积极性调动起来,第19兵团一名团长起身发言道:“司令员说得对!咱们一野虽然遇到一些小挫折,还不至于伤筋动骨,重整旗鼓与马家军再战便是!当年小日本那么难啃的硬骨头咱们不也把它啃下来了吗?几支杂牌军有何惧?”
第2兵团一位团长也站起来发表看法:“司令员说得两种态度我很赞同!既要藐视也要重视,两者缺一不可。据我所知,马步芳苦心经营马家军多年,花了血本,与其它国民党军队不同,不仅战斗力强,而且极具凝聚力,我们应该好好总结教训,找出其薄弱点,给予狠狠打击!”
两人的发言博得一片掌声,司令员微笑点头,表示赞许。随后司令部作战参谋指着军用地图,把两天战役全过程回顾了一遍,司令员总结道:“兰州外围阵地以南山工事最坚固,马步芳在那里布下重兵,引诱我们强攻。大家请看:这儿山崖陡峭,易守难攻,我们处于仰攻态势,先天条件不利,加之敌人采用重火力压制,伤亡惨重在所难免。”
见大家都在凝神倾听,司令员接着说道:“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强攻,轻武器在这种环境下发挥不了作用,还是要采取强硬措施,不打则已,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打垮!”既然司令员下了决心,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会议室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很快拟订出具体作战方案。
8月22日,一野第1兵团进占临夏,马步芳部骑兵大部分溃散。兰州守军右翼和后方遭受威胁,马步芳急调兰州黄河北岸的骑兵第8、第14师回防西宁。24日,马步芳乘专机到西宁督战。
第2、第19兵团经过充分准备后,于25日拂晓对兰州守军再次发起进攻。经过连续攻坚,反复争夺,激战至黄昏,攻占南山主要阵地。守军伤亡惨重,防御动摇,向兰州城区溃退。
第二次攻坚战与第一次截然不同,解放军改变战术,采取火炮压制性强射,各部分散突击的策略。从南山最薄弱的两翼插入,中间地带佯攻,吸引敌人火力,事实证明这种战术切合该阵地特点,可以有效打击敌人,减少我军伤亡。
8月25日,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攻坚战在拂晓打响。一野第2、第19兵团出动9个主力团共计一万余人向南山高地发起猛攻,上百门火炮发出怒吼,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敌方阵地,以摧枯拉朽之势将马家军修筑的工事彻底摧毁。紧接着解放大军如滔滔江水,扑向南山高地。
马家军故技重施,几十挺重机枪一齐开火,子丨弹丨狂风暴雨一般向坡下倾泻过去,不少解放军战士当即中弹身亡。马家军守卫阵地的官兵以为解放军又会像上回那样撤离战场,得意忘形,击掌欢庆,压根没想到阎罗王已经悄悄逼近,小命难保。
负责从阵地两翼迂回包抄的部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射击、格斗、攀援、爆破样样拿手,体能更是百里挑一。他们大多来自深山野岭,自幼跋山涉水,悬崖峭壁在眼里如履平地,根本不用绳索,双手便可攀登上去。在正面佯攻部队掩护下,两侧队伍悄然突进,不大一会儿已经攀上山崖,将守军团团包围。
迂回突击历来是革命队伍的长项,从红军开始,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每打必胜,这次也不例外。南山高地守军人数并不少,却懵然不知,被打个措手不及,除少数顽固分子被剿灭外,其余大部均缴械投降,南山攻坚战顺利结束。
第3军部分主力于26日凌晨攻占兰州城西关,抢占黄河铁桥,截断守军退路,与城内守军展开激烈巷战,其他各军也相继攻入城区。古城兰州枪炮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千年宁静,这种喧嚣是必然过程,预示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普照大地的日子不远了。
战争期间最艰苦的战役莫过于城区巷战,抗日时期敌我双方经历过无数战斗,以巷战最为惨烈,每一座城池都留下累累尸骨,是人类战争史上令人发指的行径。古城兰州已经有数百年未曾经历战火,玉门关外西域之地一片安宁,如今横遭涂炭,浴火重生,备受煎熬。
亲身参加过战役的解放军官兵事后仍然心有余悸,马家军凶悍狠毒远超想象,几乎不用枪支,全部使用马刀,躲在阴暗角落,冷不丁蹿出来捅你一刀。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都是刀伤,而且一刀致命,很少生还。
西北野战军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情,伤亡报告立刻引起司令部高度重视,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后专门从第3军各师团抽调精干战士,组成“刺刀团”,下辖三个营,分别阻击城南、城北、城中三个方向的敌军。何为“刺刀团”?顾名思义就是由拼刺出色的战士组成的临时作战小组,专门对付马家军马刀。
马家军的马刀厉害绝非一日之功,本来回回善于马上骑射,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尤其擅长马术,马刀劈砍更不在话下。针对解放军大多来自北方平原的特点,马步芳还特别加强训练,强化了马下劈砍功夫,一对一厮杀,招招致命,如此看来解放军在兰州遇阻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刺刀团”如何破敌?这件事惊动了一野司令部,有关部门亲临前线考察,听取各方意见后发出指令:在最短时间内向当地牧民老乡请教,学习马刀劈砍功夫,找到刀术破绽,破解马家军马刀绝技。
第3军某师副师长兼尖刀团团长涂子昂被任命为“刺刀团”负责人,按照首长指示展开行动。兰州牧民众多,分散在各个牧区,找到合适人选并不容易,涂子昂要完成任务可谓难上加难。眼下解放兰州迫在眉睫,马家军顽强抵抗,“刺刀团”任重道远,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涂子昂只好专程前往兰州山区寻找谙熟刀术的牧民。
兰州总面积多达13100平方千米,人烟稀少,揣着指南针,涂子昂带着两名警卫营骑马一路找寻,风餐露宿,连续行走了两天两夜,仍然一无所获。望着漫天黄沙,三人站在大漠深处长吁短叹,一个警卫员愁眉苦脸问道:“副师长,咱们这么走下去也不是办法呀,怎么办呢?”“是啊,如今兰州城里拉锯战还在继续,我军死伤惨重,如果还找不到老师,敌人会伺机反攻,那时候咱们就被动了!”另一个警卫员也说道。
涂子昂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可是心急吃不到热豆腐,急也没用,原定时间仅有三天,再找不到只好打道回府了。突然一阵隐隐约约的驼铃声传来,虚无缥缈若有若无,涂子昂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没错,是驼铃,而且不止一只骆驼,应该是驼群,预示着来了商队或者游牧部落。
果然不出所料,十几分钟以后,沙峰后面露出一群骆驼的头颅,紧接着出现十几个牧民,有男有女,说说笑笑。两个警卫员高兴地大喊大叫,出来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看到人群,心情可想而知。涂子昂赶紧给他们打招呼:“别忘了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群众一定要注意礼仪!”警卫员满口答应,乐颠颠向驼群跑去。
日期:2019-10-31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