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7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清平堡面积不大,总共就500人,他们在这里呆了快一年,基本都认识。

方珍在仓库里当书吏。堂堂两榜进士,给一个生员都不是仓库副使当下属。方储是生员,三十多岁,跟着清平堡的严把总做事。方俨则是去种地。

“方小哥,昨日有一队斥候往西过去,严把总可知道是什么人?”

方储卖相很好,平静的道:“是新军卫的斥候,他们奉命往西增援。”

“屁的哦。等那帮京营的孙子到宁夏,套虏早他妈回去了。韦州、萌县、灵州那里的人苦啊。”

“嘿,谁叫他们没摊上一个好官呢。咱们余大人修筑长城、堡垒,咱们这里可就安稳下来了。现在朝廷的文官是一个不如一个。都不知道修堡垒。”

方俨竖着耳朵听着堡中的几个军民扯淡。他比较关心战事。朝廷总算是派兵来增援。昔日在京城里,有父兄在顶门户,他是浪荡子,京城里的玩乐之地,他哪个没去过?如今,在这里也就这点乐趣。

方珍摇摇头,慢慢的踱步到堡里的仓库。他早已心如死灰。刚进仓库的大门,就听到仓库副使不满的道:“老方,你怎么回事?每日都是慢悠悠的样子。知不知道劳资现在很忙啊?快点,快点。今日新军卫要过境。咱们堡要给他们提供军粮和草料。你把账目记录好。中午要用。”

方珍五十多岁的人,曾经的正六品通判,给一个不入流的、四十多岁的仓库副使吼着,依旧平静,“好的。在下这就做账目。”慢慢的走到书桌旁,埋首在成堆的账目中。

时间过的飞快。到中午时,只见仓库副使跑进来,气喘吁吁的道:“老方,跟我走。新军卫的张指挥使要见你。”

“哦。”方珍还是那副慢吞吞的模样,跟着仓库副使到清平堡外去见新军卫的指挥使:张昭。这个名字,早随着朝廷的邸报传遍大明的两京十三省。

清平堡的大路上,一队队穿着红胖袄的士卒背着行囊、扛着燧发枪,排成整齐的队列走过。一名容貌俊朗的青年骑在一匹雄壮的白马上,严把总正在他马前回话。

严把总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新军卫的指挥使是正三品,而守堡的把总是正六品。这里面的差距太大。“张指挥稍等。下官已经派人去叫方氏父子。”

张昭微笑着拱手道:“多谢。”骑在马上是他作为一个卫指挥使该摆的姿态。他若是给一个把总礼遇,传出去别人只怕会以为他心虚,进而轻视他。这是人情世故。

张昭应一声,偏头正好看到方珍跟着一名小吏出来。他的容貌和方晶相似。翻身下马,躬身一礼,道:“可是顺天府通判方老大人当面?我有晶儿给你的家信。”

方珍有点懵。晶儿?家信?呆呆的接过张昭递来的书信。等看到那熟悉的字体,还有信笺中提及的家中往事,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直接扫到落款,果然是他女儿方晶写来的。再返回去看前面的内容,看到妻子去世,家中零落,眼睛发红。

方珍嗓子有点哽咽,看向张昭,道:“多谢张指挥给我带来家信。你和小女…”

张昭道:“晶儿是我的妾室。小婿见过老泰山。军情紧急,老泰山有疑问的话,等会路上再说。”说着,对严把总道:“我征调方氏父子到新军卫中效力。你这里出具一份文书吧。”

严把总自是满口答应,“小事。小事。”将文书写就,盖印后交给张昭。

方珍和赶来的两个儿子方储、方俨在路旁看着这一幕。换言之,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结束了流放。

方珍忽而掩面,转过身,哭起来。在清平堡这里被责骂他没哭,刚知道妻子死去他没哭,得知女儿为妾室他没哭,而此时,这种种情绪叠加起来,他再也忍不住。

仓库副使讪讪的道:“老方,你哭什么?恭喜你要离开清平堡,还有女婿照拂。这是大好事啊。往日,嗨,往日,总之多有得罪还望你海涵。”

严把总几人略尴尬。

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张昭率部抵达定边县。七天的时间,新军卫行进约400余里。

保国公朱晖抵达榆林镇,消息自然是发到京师中。

六月二十四日,皇宫,乾清宫暖阁中。

弘治皇帝刚处理完政事,西南闹事,揉揉眉心,略作休息。萧敬将京营大军的行踪报上来。弘治皇帝凝神听着,道:“有点慢。保国公还是不错的,老成持重。”

他说的是保国公朱晖将新军卫当做后卫使用的事。

萧敬刚接到密信,想一想,要是天子知道新军卫正为大军先锋即将和蒙古骑兵接触,天子会怎么想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

“砰砰!”

数万京营的精锐士卒顶着仲夏下午的烈日,沿着长城内一线行军。无数的脚步落在大地上,发出整齐的响声。

靖边的清平堡的严把总在时隔四日后再一次的看到西进的大军。他奉命提供粮草。

清平堡的城墙上几名戍卒在扯淡。

“哟呵。京营这帮孙子终于肯去宁夏镇了。你们看旗帜,帅旗都在。这应该是主力。”

“屁话,数万大军不是主力,前几日过去的新军卫一千人是主力啊?套虏四月初来抢掠,这都过去两个月早就抢饱往北撤了。”

“这不是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新军卫作为前锋与大军主力的位置有点远?差四天的路程,将近两百余里。”

几人正说着话,忽而远处一匹快马自宁夏镇方向奔驰而来,打断众人的交谈。显然,是前面有消息传来。

信使很快被带到保国公朱晖的面前。

保国公朱晖在马上读着新军卫传来的军报:新军卫所部于六月二十四上午抵达定边县。属下率部西出小盐池,届时北上灵州,打通和宁夏城的联系。

朱晖随手将军报递给身边的张安,对信使道:“本官已经知晓。同意新军卫的计划。”

等信使离开,张安将军报递给旁边的吏员,说道:“新军卫七天行程400余里。这个速度确实够快啊。”

朱晖骑在马上,身上穿着铠甲,微微眯着眼睛,看着道路中行进的明军,道:“大军在外随时可能遇敌,不可冒进。按既定的行程前进。”

前方敌情不明,张昭一头扎进去。他才懒得管。他每日的行军速度就是40里。

张安心里有数,脸上带着笑,和众人一起领命,“是,大帅。”

新军卫从定边南面二十里的三山堡往西正式进入战场。一千余人的队伍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主力四个连队,由庞大郎率领。另一部分是500余人的秦兵团,暂时归王武领兵。王武是军中第一高手,只有他可以压得住这帮还未整训的骄兵悍将。

警卫排簇拥着张昭和辎重连在后面。

这两个多月以来,隶属于定边的三山堡并没有陷落。

新军卫路过时取了一些高粱、井水。三山堡守备给张昭介绍情况,“张指挥,套虏的骑兵在这段时间来来回回,堡中都可以看到。据我的经验,套虏已经在北撤。”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