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640节

热门小说推荐

说起来,扬州官场上不少官员都在跟风上奏章“弹劾”张昭在扬州采取的“政策”。

张昭要求盐商补齐盐课,并按照税务司的规定罚款十倍。这引起强烈的不满。

这股风首先是金陵城内的报纸上辩论吹起来,继而扬州这边的官员们纷纷响应。

这其实还算不上“反对”,只能说发表意见。大明朝一向是言论自由。首辅都压不下反对声音。但,扬州官场中向张昭施压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

譬如,现在在座的阳州知府,他就上了奏章,反对以偷逃盐课唯由重惩盐商。

现在估计全部都吓住,要噤声。

要说私盐泛滥,这上上下下都有责任。现在就看张使相怎么给扬州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定性。

张昭笑了笑,吹着茶杯里的茶叶,饮一口,道:“我此次来扬州,只为盐商、盐法,不问其他。外面的官员就劳烦李巡道帮我转达一下我的意思。”

李巡道几人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各自心里有数,“请使相放心。”

张昭并没有露面,等候在大堂中的扬州官员们一个个都有些焦灼。

这时,李巡道四人从内堂里出来。

见扬州知府的神情都还算镇定,不少人心里纷纷松口气。这位可是上奏章和张使相“唱反调”的。他都没事,其他人就好办。和盐商们有牵扯的,不紧紧是盐运司衙门!

“李老大人…”

李巡道对围上来的官员道:“张使相明言,他来扬州为盐商、盐法而来。该如何做,诸位心里清楚。散了吧!”

这话的意思就是不株连,不扩大。就算盐商们招供,他们被张使相处罚的概率也不大。

围在盐运司衙门的官员三两成群的散去。

李巡道也没和其余同僚交流,带着幕僚、长随坐到小船中。扬州水运发达,在城里的交通,坐船反而比马车、轿子更方便。

“东翁,张使相居然肯只惩处盐商,这真是…”幕僚孙师爷摇头晃脑,颇为感慨。

李巡道笑着捻须,“不然呢?把扬州官场清查一空,那又能如何?使功不如使过。有这个把柄在,接下来盐务公司的组建何人敢阳奉阴违?必定都是老老实实的。

此事,张使相已经做成。两淮盐运司组建新的盐务公司,大势已定。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不愧是国朝第一名将。突破口找的非常准。”

孙师爷点点头,“其实从私盐入手,掀起大案,把盐商清洗,这并不难想到。关键是要有执行力。换做本朝其他阁老、部院来,都没这个军事指挥能力。

一个时辰之间就将盐商们全部抓捕。看似简单,但非新军营这种百战精锐不能做到!”

李巡道“嗯”一声,感慨的道:“报纸上那词叫什么?演技。张使相这番演技真是可以。多少人都以为他是要以刺杀案来逼迫盐商们就范的。

嘿,本官是听闻金陵权贵派人到扬州城来搞事情。现在只能是无功而返。”

孙师爷笑呵呵的从跟着的长随手里接过温酒,和李巡道一起举杯,就着月光对酌,“也不全是张使相的演技了得。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真有上岸的希望,谁还想造反不成?陆奇文被骗的惨啊!”

说起来,这帮官僚在扬州城内的信息一点都不闭塞。他们看起来很昏庸,在扬州城内两淮盐商是大爷,但谁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这不,风暴来临,真正上岸的是那些人?

李巡道完全是稳坐钓鱼台。从头到尾就没急过。

李巡道唏嘘的点头,“是啊!其实京师的刺杀案传来,新盐法颁布,两淮盐商就应该主动跟上朝廷的思路,方可免去今日之祸。现在…嗨…,有些咎由自取!”

“东翁,财帛动人心啊!有几个人能真正的看的长远呢?”

两人交谈着,小船消失在夜幕之中,只有小河中水波粼粼。月影荡漾着。

扬州城内僵持的局势,在七月初二晚上张昭精心组织的雷霆一击之下如同纸糊的一般被破掉。

形势立即发生逆转。

张昭手里“拿捏”着扬州官员们的把柄,但他并不准备追究。这更是扫清组建“两淮盐务公司”的障碍。

其实,张昭来扬州之前和林文宁等人讨论过,做了一些计划。其中就包括如果时机不对,就让渡一部分盐务的利润给地方立即集团。

现在好了,全部吃下。

七月初三,张昭以钦差大臣的名义登报发表文章,安抚扬州城内外人心。同时这篇文章还刊登在金陵城中的《真理报》上。

安抚人心的主要措施有三点。

第一,组建两淮盐务公司。并将于七月十六日在扬州城内举办考试,招募公司职员。

考试内容、方法参看京师中举行的考试。

所需各种职位,待遇,考试范围详见明日的真理报。

(张昭不忘给自家的报纸打广告。在江南,真理报并非是最大的报纸。由文官们把控的明理报才是。)

第二,废除盐丁制度。给两淮所有的盐丁办理民籍,恢复“民户”的身份。默认为盐务公司职员,工资待遇参照市场人工价格。但若违反公司制度,即会被开除,并追究罚款。

第三,盐务公司将确保盐价和私盐价格持平。

扬州这里就是产业区。私盐泛滥。百姓全部都是买质优价廉的私盐吃。

至于张昭昨晚在盐运司衙门里承诺的,只论“盐商”、“盐法”,这种话肯定是不能堂而皇之的刊登在报纸上。

扬州城外,十里小秦淮。

河道两岸都是精美的园林。江南园林闻名天下,和北地的皇家园林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大盐商封炎的园林就在此间。他昨晚没有回城中的府邸去住,正好留在城外,亲眼目睹了新军营的抓捕行动。

陆府园林中不是没有人反抗。但是在新军营的精锐士卒之下,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老爷,今日的报纸来了。”

封炎拿起报纸翻看,头版头条全部都是新秦伯张昭的署名文章,“大势已去啊!这安民告示一出,白纸黑字的写着。把读书人,盐丁,百姓都给安抚住。

老高,扬州其他大盐商现在什么情况?”

长随道:“被张大帅抓进去七家。其余的七家,有五家跑到金陵去避难。还剩两家和老爷一样没有走。”

封炎微微颔首,负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叹道:“跑得了和尚跑不庙。我们这些人家业就在扬州,跑到金陵去算什么?真以为魏国公府会把我们这些人当回事?”

“那…”

封炎道:“你给下面的人说一声,和徐三爷联系一下。”

长随惊愕的道:“老爷…”

封炎摆摆手,不做解释,“去吧。”

张昭现在是稳赢的局面,但他并不认为盐务公司能解决大明百姓吃不起盐的问题。反倒是现在扬州的格局才是最好的。官府有一定的税收,百姓都吃私盐。这才是最好的利益分配格局。

他不希望这一切被张昭打破。

张昭处理公务向来是喜欢放权。这一方面是他对自己水平有深刻的认识。

日期:2020-03-30 18:13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