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瞬间都有点小扫兴,谁都没有想到竟然会下起了大雨,一堆人你看我我看我你你的,都没了办法。
这个时候小学的校长正好跟着王贺出来了,一看到他们全都站着,,就知道他们时担心大雨的事,叹了叹气。
“现在雨下得这么大,各位也都难得回去了,这山路可都泥泞的很,不如就在学校里住一晚吧。”校长缓缓开口。
石伟民冲着王贺挑了挑眉,意思是让他拿主意,王贺看了看丝毫没有要停的趋势的雨,也不由得答应了下来。
那校长还以为他们嫌弃学校条件简陋,有些尴尬,王贺也是看穿了这一点,还专门解释了一番,终于让校长相信他们不是嫌弃学校的环境了。
王贺之所以不让大家冒雨回去是因为不想拿大家的生命开玩笑,虽然不一定会出什么事,但是为了安全起见,留下来一晚也没有什么。
至于校长所担心的他们嫌弃学校的环境,也根本就是不用担心的事情,他们能够走到这个位置,成为一名侦探,大多都是经过训练考核的,怎么可能连这一点事情都承受不了,而且这个小学的环境也不至于坏到那个地步。
随即一大帮人就被校长带到了旁边的一栋楼,石伟民他们看得出来,这应该就是学校里的教职工宿舍了。
楼房看起来有些旧,想来也是建立了有一些年份了,一进到里面,就闻到一股潮湿的味道,有一些墙面上,脱下来了装修的石灰。
虽然他们早就想到过了这样的环境,在外面的时候也看到过了,但是真正进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因为学校空着的房间并不多,所以他们都是两三个人一同挤同一个房间的。
当大家都被安定下来之后,石伟民就一个人跑出去看雨了,山里的雨不像城市里的雨一阵一阵的,山里的雨下的时候是一直下,时间可能要好久。
石伟民深呼吸了一下,感觉空气清新,连他也不得不感叹,这里的空气真的很清新,空气里还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他的眼神往下一看,看见了大雨中坚韧不拔的桂花树。
王贺走过来,和他肩并肩站了,也学着他的样子深深呼吸。
“这里的空气很清新,不是吗。”王贺轻轻说道。
石伟民笑了笑,点点头并不说话。
这些时间他们几乎都在忙着查案,忙着破案,从来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而这次被大雨耽搁在山间的这所小学里,反倒是能好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宁静。
大家也都出来,站在走廊上,默默看着外面的雨,听着雨声,像是正在感受难得一见的风景。
有几个年轻人拿出手机来上网,然后又愤愤收了起来,石伟民也看了看自己的手机,顿时哑然。
山里的信号显然不太好,特别是下雨天气,信号更是差劲,而石伟民的手机上信号只显示出一颗。
王贺很尴尬,他没有说他刚刚掏出手机想打电话的时候想着这里了没有避雷针万一被雷打到之类的,但是总算是勉强通知了其他人他们这些人会明天再回去。
就在他们没注意到的时候,王贺觉得自己的衣角好像有什么勾住了,定睛一看,居然是个小女孩。
小女孩穿着粉红色的小裙子,裙子虽然还没有破洞,但是看起来旧旧的,一看就是穿了很久的衣服了,女孩子的眼睛很亮,头发用两个胶圈绑了两条小小的马尾辫,看得人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王贺蹲下来,双手扶住她的肩膀,笑了:“小朋友,你有事吗?”
那小女孩听到他先开口问话,咧着嘴角笑了起来,她笑的很天真,眨了眨眼睛,看着王贺,问道:“叔叔,我听老师们说你们是从很大很大的城市来的,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老师说等我大了就可以去外面的大城市了,你们能不能跟我说说外面的故事?”
小女孩的目光里带着满满的期待,王贺看着这样一双眼睛,突然就不忍心拒绝。
山里的孩子,不像大城市里的那些孩子一样要什么有什么,他们有时候一年就买那么一两件衣服,或是穿别人剩下的,或是缝缝补补继续穿,但是不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是可爱又可怜的。
石伟民也蹲下来,伸手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发,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兰兰。”兰兰天真回答。
然后兰兰又拉着王贺的衣服求他说说外面的故事,王贺不忍心拒绝,于是就拿着一个凳子,坐在门口边听雨声边给兰兰讲故事。
兰兰听得很认真,对她来说王贺讲的那些事情都很新鲜,那是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她今年才六岁,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她很少见到外面来的人,但是听老师说,只要她长大了,就可以自己出去大城市了。
时间在王贺的故事中渐渐流逝,转眼就到了吃饭的时间,校长过来叫他们下去吃饭,王贺他们有些不好意思,想拒绝但是他们也没有带吃的,最后还是去了。
吃饭的地方在一楼的一间房间里,这座员工宿舍楼总共就有三层,学校的员工也不多,大家都习惯聚在一起吃饭。
特别是今天王贺他们带来一笔价值不算小的捐款,虽然说是局里的意思,但是对学校的人来说,王贺一行人就是他们尊贵的客人。
一桌子的菜并不算丰富,比不上他们在到店里吃的菜,但是对于学校的人来说,这顿早餐是很丰富的。
桌子上排了几盘看不出来是什么肉的肉,一个年轻人吃了一块不住夸好吃,问了一下校长,这才知道这是山里的野味,这让他们一行人更加觉得难得了。
像他们做侦探这一行的,很少有时间来享受生活,这次来山里的这座小学,算是一场不错的意外吧。
吃完饭以后,他们倒是坐下来和校长谈谈话,对这坐小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里的老师并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山里走出去的人回来教书或者是志愿者,因为太穷,环境也不好,意愿来这种地方教书的人并不多。”校长的声音里带着一股悲凉味,他本来就皱纹的脸上看起来更加沧桑了。
他们都看得出来这位校长对这座小学的贡献有多大,或许要不是他的坚持,这座小学早已经不会留下来了。
“这次真的是谢谢你们了,你们给我们带来一笔钱,这足够给孩子们买一些新的用具了。”一位老师站起来说话,分别跟石伟民他们握了握手,他叫陈海,是所有的教师中的最年轻的一个人。
陈海显得有些激动,校长笑了笑,跟他们解释:“陈海也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他啊,又回来咯。”
听校长这么说,陈海呵呵笑了起来,一脸真诚:“我能有这么一天,都是这里带给我的,自从我出去之后,就更加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于是我知道,想要改变家乡的落后状态,只有让更多人的人得到知识,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才有可能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好。”
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年轻人,只是因为要让自己的家长变得更好,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心甘情愿回到这个深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