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4节:军火自给(1)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六军火自给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晋绥边区没有得到过国民党政府一枪一弹的接济,八路军的武器完全依靠在战斗中从敌伪军手中夺取。但是民兵和自卫队的武器供应,一时就成了大问题,结果是依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得到了解决。

晋绥民兵初建时,有三万多人,所有武器不过是步枪二百九十余枝,手榴弹六千九百多颗,打猎用的火枪八百多枝,土造的“独角牛”(冀中叫独撅、撅枪)一百五十来枝。当时,晋绥民兵作战,多是使用原始武器,大刀和长矛等,实际上等于赤手空拳,用双手跟现代化装备的敌人作战。在斗争实践中,民兵终于找到了军火自给的路。当民兵发展到八万余人的时候,平均每人至少有一件或数件武器。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边区四届群英大会上,在展览室陈列了人民自己造的很多武器:地枪、土枪、土掷弹筒、榆木大枪和自制的来复枪。种类最多的是地雷:铁的、磁的、玻璃的、石头的、铁茶壶、瓷瓶、瓷盒、瓷罐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甚至吃饭的碗、装油的瓶,都被制造成致敌死命的武器。

民兵在解决武器的过程中,因缺乏设备和技术人才,遇到很多困难,都是手工制造。首先开动脑筋用土法制造子弹的,是五寨东秀庄的民兵。他们先和银匠合作,造成土造枪上用的子弹,以后又制造出土炮弹和各种地雷,在村子里成立一座“无定形军火厂”,供给民兵各种弹药。他们的创造起了带头作用,不久各地民兵便都能够制造武器了。兴县胡家沟十六岁的关二由和十四岁的魏双喜两个小民兵,曾有简便的办法自造手榴弹和子弹,用薄铁皮和火柴头制成手榴弹的爆发管。河曲县河泉民兵中队长李珍洪,经过苦心研究制成一种榆木大炮,打得远,威力也很大。兴县兵民英雄李有年和铁匠一起研究,制成了掷弹筒,威力也不小。他们把坏的手榴弹换上新炸药做成炮弹,装进掷弹筒,点着“顺药”,弹壳落地即爆炸。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