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开始,无忧树五次花开,五次飘香,终于把玄奘熏陶成了最博学的佛学大师。在这五年里,他几乎翻阅了那烂陀寺所有的佛教经典,领会了戒贤大师等高人的学问精华,成为可以与戒贤大师媲美的旷世高僧。
然而,他并不满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智慧永无穷尽,学问贵在交流。因此,玄奘拜别戒贤大师,又开始了全新的五印度之旅。
这一年,是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玄奘三十七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按一般道理说,玄奘已经在全印度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深造了五年多,尽得佛学泰斗戒贤大师等人的真传,应该满足了。连戒贤大师也认为,玄奘的学业已经大成,应该出去弘扬佛法了。可是玄奘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烂陀寺毕竟不能囊括全印度的佛学知识。在印度,常有精通某一部经论的高僧隐居在深山大川的荒寺之中,过着离群索居的隐士生活。所以,他像早年在中土从成都出发,周游荆、楚、吴、越、燕、赵一样,从那烂陀寺所在的中印度出发,先向东,再向南,又向西,后向北,开始了历时四年多的五印度环游,历三十余国,行程数万里。
恭御陀国的折利怛罗城是玄奘环游其中的一站。这是一座海滨城市,港口里的货船来来往往,满载着印度的各种物产顺着季风驶向东南亚。玄奘在港口附近的一个寺院挂单,能清晰地看到船舶或徐徐归来,或扬帆起航。他特地打听了一下,人家告诉他:商人及远方客旅,就是从这里入海,驶向遥远的国家。他知道,从海路也能返回自己的祖国。他的思绪不禁伴着远去的船只,飘荡在海上,飘向远方的大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