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三 《陕西文艺》实习编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74年的冬天,大学即将放寒假时,《陕西文艺》编辑部主任董得理询问路遥,愿意不愿意到编辑部来帮忙工作一段时间?路遥表示愿意。

那时候,大学里提倡“开门办学”,学生经常到社会上搞各种活动,编辑部也讲“开门办刊物”——走出去,请进来,给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掺沙子”。编辑部利用这种风气,对外以“工农兵掺沙子”的名义,将一些他们认为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作者借调到编辑部,一方面参与编辑工作,一方面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前后被抽调到《陕西文艺》编辑部的有:路遥、白描、叶延滨、叶咏梅、牛垦、徐岳、王晓新等。

当时,《陕西文艺》编辑部还在西安东木头市的172号院里。西安城里像这样的老院子很多:大门是老式的高门槛木门,开在街房的西侧,院内有几进土木结构的房屋,因为在原布局的基础上拆拆盖盖,院落里已不那么整齐了,有窗棂敞亮的高大正房,也有低矮简易的青灰平房,这里凸出来,那里凹进去,通道七拐八拐,和普通居民的大杂院差不多。这是当时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的办公地点。

东木头市172号院里,有个东跨院,青砖铺地,老树葱郁,一排坐南朝北的老式平房古色古香,新创立的《陕西文艺》,就被安置在这个小跨院里。

说是新创立,实际上是原《延河》的班底,只是不能“复旧”,《延河》的名字不能再叫了。主编王丕祥,副主编贺鸿钧、王绳武;编辑部主任董得理、杨维新;小说组组长路萌,副组长高彬;诗歌组组长杨进宝;评论组组长陈贤仲。那时我正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是一个对文学事业充满向往的青年业余作者,先是因为投稿关系,几次充满敬仰的心情,来到过这个小院。(白描《小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