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
1920年初,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前往突尼斯办事,问我是否愿意陪他一起去。我立即表示同意。我们在3月出发,先到阿尔及尔。又沿海岸东行,抵达突尼斯市,再南行到苏萨;在苏萨,我朋友和我分手去办他的事去了。
我终于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一个非欧洲国家:这里不说欧洲语言,占上风的不是基督教观念,居住着截然不同的种族,一种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哲学在芸芸众生脸上打上了印记。我常常从外部观察一番欧洲人,观察一番被一种几乎是陌生的环境反映到他身上的他的形象。的确,我不懂阿拉伯语,深感遗憾;但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在观察本地人及其行为时就更加集中注意力。我在一家阿拉伯咖啡馆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聆听我只字不懂的种种谈话。不过,我仔细观察本地人的手势,尤其是他们的表情;我观察他们和欧洲人说话时手势的细微变化,因而学会了用或多或少有别于以往的眼光看待事物,并且了解了离开自己原有环境之后的白种人。
欧洲人目睹的东方人的文静和冷漠,我觉得是一种面具,在这幅面具的后面,我感觉到了某种我所不能解释的不安,某种躁动。奇怪的是,我一踏上摩尔人的这块土地,就发觉有一种我自己无处索解的印象困扰着我:我一直想着,这儿的土地有股怪味。这是一股血腥气味,似乎这儿的泥土里都浸透了鲜血。这片狭长的土地,我蓦地想到,已经承受过三种文明的冲击:迦太基文明、罗马文明以及基督教文明。技术时代对伊斯兰教徒会发生什么作用,还要拭目以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