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雕刻艺术之钟爱,王世襄在《大树图歌》中唱道:
往迹已粗陈,求知远未足。
美哉金佛容,慈祥降禔福。
仪轨诚浩繁,仅仅知大略。
制地与制时,纷纭待商榷。
天若假我年,研习当自勖。
对于王世襄自言其对雕刻艺术“仅仅知大略”的谦说,其夫人袁荃猷女士也有过类似的评述:
世襄十分喜爱小型雕塑,包括藏传及亚洲各地的鎏金铜佛像。可惜过去这是一个罕有人敢问津的禁区,所以缺少可请教的老师和可供学习的材料。改革开放后,情况有很大的改变,但年老体衰,有力不从心之憾。他对佛像艺术始终认为是一门喜爱而又尚未入门的学问。
在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佛教造像虽然是雕刻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非雕刻艺术之全部,更不是人们容易产生错误认识的雕刻艺术之始,即便王世襄所藏及图录于《雕刻集影》中绝大多数属于佛教雕像,其夫人袁荃猷女士更有“他对佛像艺术始终认为是一门喜爱而又尚未入门的学问”之强调,也不妨碍在详细解析王世襄于这一领域取得突出研究成果之前,在这里对中国雕刻艺术之起源进行一次十分必要的梳理和铺垫。
王世襄的夫人袁荃猷在欣赏佛像雕刻艺术
不过,在对中国雕刻艺术追根溯源之前,似乎还应该对雕刻和雕塑做一区别性说明,这两个词虽有一字之差,在国人观念和认识中亦可相互替换,但笔者以为如果需要细加区别的话,“刻”似乎要比“塑”更讲究精雕细琢一些,也就是说“雕刻”属于精细类艺术手法,而“雕塑”似有粗放性的一面。因为王世襄撰述之所以取名为《雕刻集影》而非《雕塑集影》,窃以为其更多的是从“刻”这一精细角度,对所藏和所见雕像进行欣赏和研究的,这从其对收录于《雕刻集影》中那六十四件雕刻作品,逐一进行文化的、历史的、艺术的点评文字中可得以领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