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 北归一梦原知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还都南京

傅斯年离开李庄一去不返,只在重庆和南京两地遥控指挥。蹲在这个偏僻古镇和山坳里的知识分子,又经过一段难熬的期盼和等待,终于迎来了回归的日子。1946年10月中下旬,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学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开始撤离。民生公司的几艘轮船停靠在李庄码头,各路人员日夜不息地搬运货物,悄悄打点私人行李,盼望着尽快回到久别的故地。

经过几天的紧张忙碌,一切准备就绪,众位学人连同随行的家属们告别相依相偎了六年的李庄和李庄的父老乡亲,拔锚起程。渐行渐远的长远轮拉响了告别汽笛,突然加大马力,抖动着庞大的身躯顺滚滚江水疾速而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顺长江,出三峡,抵东海,不只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梦想,同样是一个民族精神追求与图腾的感召。遥想抗战初期,上海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宜昌沦陷,国民党军节节溃退,日军步步紧逼。扬子江一线,炮火连连,血水涌动,人头滚翻,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三峡作为一道天然屏障保全了中国。当然,三峡的意义不只是自然地理和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标志。中国所走的路途之迂曲,正像曲折的长江,但其前进的毅力与方向始终未变,滔滔江水不屈不挠,日夜不停地奔腾前进。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卓绝之时,冯玉祥将军于三峡宏大的夔门之上,奋笔题词“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八个大字以明心志。由此,整个抗战八年,夔门成了中华民族抵挡外虏、誓不屈服的标志与象征,置于绝地而后生的中华民族最终会打出去收复失地的——这满载文化精英与大批国之重器,劈波斩浪、顺流直下的航船就是明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