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2-22 22:39:05
五十五、韩信的结局
故事的开始,我们先来聊点别的。在古代要想当个名将,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必备要素:
首先说这个人一定要有天分,如果这个先天条件有所缺失,那是后天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的。比如说我吧,我其实就是个天赋异禀的人。老听人讲如果突然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发现自己转向了,必将引发恶心、头疼、难受等一些列生理反应。而我这些年去过的地方也不少,从来就没有过这种感觉。当然了,那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方向感,一直处于转向的状态,所以不惧怕其他任何形式的转向。我这种人在今天无所谓了,手机上下个地图软件,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果手机没电了,凭我惊人的方向感,也只能在南极点或者北极点不会说错方向了。这要是把我放在古代,那就是废了,只能老老实实在家务农,千万别出门。出门就走丢,更别提带领千军万马去驰骋疆场了。所以,像我这种天生没方向感的人,在古代再努力也当不了一代名将。
其次呢,在古代为将,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比如说大家都是科班出身,带兵来到一个地形适合驻军的地方。有的人会根据自己仅有的知识判断此处可以驻兵,知识更多一点的会知道此地的梅雨季节就要到来,这个放在西北是绝佳的驻兵地点,在江南就是绝地。有的将军大喊一声前面有梅林,将士们马上条件反射,不再口渴。有的将军大喊一声前面有梅林,将士们马上抄家伙跟丫拼了!塔克拉玛干哪来的梅林?
第三代就是将才和帅才的分水岭了,必须具有极强的意识。意识这个词随着魔兽、DOTA、LOL等经济类游戏的大热,意识流成为了一个很高端的流派存在。所谓的意识,就是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做好相当精准的预判。今天的将军们打仗,各类电子设备齐全,现代化战争越来越向游戏的操作界面发展。再想想古代打仗,连地图都没有精准的,没有路标,甚至都没有路,在漫天黄沙中精准的打击目标,这得多大能耐?当然了,多数情况下,这个意识得和运气挂钩。但是运气这个东西,确确实实得靠有准备的人抓住。
这时候,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韩信当年对刘邦说过的话。韩信说刘邦最多能带10万大军,而自己则没有上限。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说的意识问题。古代战争没有电台,所以一个将军对军队的掌控,几乎所有事情都得作出预判。刘邦带过六十四万大军,结果项羽三万骑兵一到,毫无准备的刘邦不可能马上指挥六十四万大军该怎么办,所以只好大家各自跑路,六十四万联军瞬间崩塌。
而汉朝意识流的代表人物韩信,也有预判不准的时候。他跟陈豨约定好了里应外合造反,而陈豨真的反了。这都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既然陈豨造反了,为什么不给韩信送信儿里应外合呢?当时没有电话,具体原因韩信只能凭借自己超强的意识去预判。道远还没来到?送信儿的被击毙了?陈豨压根不和自己合作?总之韩信任何信息都没得到。
韩信造反为什么这么依赖陈豨呢?就当时的汉朝而言,论军队实力,最强的是中央军无疑。排名第二的就是陈豨掌握的代、赵军。至于第三名是彭越还是英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央军里边最精锐的是机动灵活的郎中骑兵。如果陈豨不能把刘邦拖住,那么只要韩信在长安搞事情,郎中骑兵可以飞快的驰援长安。如果刘邦的主力被拖住,韩信这些年养的门客都是万中无一的高手,带领他们先释放囚徒增加自己实力,再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然奇袭未央宫活捉太子和皇后,到时候宣布刘邦战死,然后拥立太子登基当傀儡,大封天下诸侯让大家踏实,韩信则可以名正言顺的监国。就算将来刘邦回来也不好使,毕竟长安的诸臣都成了新皇帝的开国功臣,所以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就当时而言,能有本事拖住中央军的,从牌面上看只有陈豨的代、赵军。所以韩信才会那么着急,反与不反,全看陈豨和刘邦的战事。韩信不指望从长安的新闻里能看到什么,就算刘邦战死,长安的新闻也得说汉军大获全胜,这是稳定社会的需要。
韩信等不及了,于是主动派人联系陈豨。这次联系需要时间,但是造反这个事,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历史上造反这些事,领头的可以策划很长时间。但是这个事要办的时候,一定要引诱底下人一拍脑袋马上就做了,千万别思考。因为任何形式的造反,都是细思极恐的事。要不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呢,考虑的太多肯定不行。
韩信失误就失误在对陈豨有了误判,消息迟迟不来,韩信过早的激发了底下人的热情,结果韩信关键时刻身边没有蒯彻或者李左车给自己鼓励,一犹豫,底下人的热情消退了。甚至有人提出不想干了。
本来韩信就没谱,结果又出现了扰乱军心的人,所以韩信就把这个人关了起来,准备择期杀掉。被关的这个人的弟弟赶紧去告密,说韩信在家组织特遣队阴谋造反。
按说刘邦不在长安,韩信的唯一胜算就是出其不意的攻打未央宫。现在有人告密,情况就不一样了。按照一般思路,对于这种阴谋颠覆政权的人,必须马上派兵拘捕。问题来了,兵呢?都让刘邦带走了。御林军作为禁宫守卫,自古以来都是起到保安的作用,指望这些仪仗队打仗是不行的。所谓的大内高手,那是高在擂台上,论实战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成绩。别的不说,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首都保卫战,别管成功与否,哪次不是靠着外地的勤王部队?有哪些所谓的大内高手为保卫首都做贡献了?
所以,就当时而言,如果朝廷马上和韩信起冲突,能依赖的最多也就是丞相萧何的门客。当然了,别的大臣家也有门客,但是组织起来费劲不说,论训练有素和作战素质,跟韩信的门客显然不是一个等级。如果太子刘盈暴脾气一上来,带着御林军和丞相家的门客去拼杀韩信。那么结果无非是俩,其一是败了,那就跟后世曹魏皇帝曹髦带着御林军去杀司马昭一样,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刘盈胜了呢?有把握活捉军事天才韩信吗?够呛吧。韩信这种人如果带着残部到了地方上,那能掀起巨大的风浪。怎么说汉朝内部的危机,都比陈豨叛乱的危机要大的多的多的多。
好在朝中主事的不是太子刘盈,而是皇后吕雉。吕雉是个强悍的女人,一个手段不次于刘邦的强悍女人。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吕雉是不能上榜。但是要排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悍妇,按顺序必须是吕雉、独孤伽罗、武则天、慈禧。
正是因为吕雉在长安,所以朝廷就算知道了韩信阴谋造反,知道了汉朝危在旦夕,然而并没有贸然去跟韩信起冲突。吕雉很厉害,她居然若无其事命令媒体发布头条置顶专题文章,说刘邦剿灭陈豨即将回来,要大臣们进宫一起开个“剿灭乱臣贼子欢迎圣上凯旋趴”。
消息传出来,韩信蒙圈了。反还是不反?他的犹豫症再度发作。这时候家来且了,说请韩侯爷去宫里happy。那韩信哪敢去啊,再次称病在家等消息。这时候大丞相萧何亲自来慰问,说不用多呆,进去道个贺就回来,省的皇后挑理不是?
韩信觉得萧何说的有道理,跟着萧何就去了长乐宫。你说萧何当时紧张吗?应该会很紧张。韩信的武功是不错的,万一他觉察到情况不对,掉头就走,谁能拦住他?京城能打的诸如樊哙、周勃、曹参等人都被刘邦带走了。这一点吕后早有准备,派人把韩信迎接到宫里娱乐气氛最浓厚的钟室。钟室没有美妙的钟声,等带韩信的一群殿前武士突然出招摁住了韩信,韩信的丧钟正式敲响。
吕后深得刘邦的真传,除了贯高案吕后为张敖辩护之外。这种事吕后都不审讯,直接判处了韩信死刑,而且是立即、就地执行。
韩信算是服了,这简直是出门就上当,当当都一样。这次被抓跟上次在云梦泽被抓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非要说有,那就是上次被抓,韩信感到不服、委屈。而这次,韩信是大彻大悟。上次韩信被抓,大声喊着兔死狗烹。这一次韩信突然之间就活明白了。
司马光对韩信的事评价的最到位,他说刘邦在云梦泽无故拘捕韩信,固然是刘邦不对。但是这对君臣之间的矛盾不是从那时候的开始的,如果追本溯源,俩人的矛盾是从韩信平定三齐逼迫刘邦封他为王开始的。
我想韩信离死之前,也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韩信更清楚,他这样一个在政治事件上犹豫症严重的人,之所以豪气万丈的去平三齐坑死刘邦最爱的郦食其,又敢把话挑明要当齐王。归根结底,那是阴谋家蒯彻给他出的主意。所以被判决死刑且立即执行的韩信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在临死之前,用这句话拉蒯彻垫了背,可见最后韩信琢磨透了,他悲剧的症结所在,就是这个算命出身的蒯彻。
长乐宫钟室内,武士手起刀落,用兵如神的韩信将星陨落。
有人说韩信是个好军事家,不是个好政治家。但是韩信这样一个患有严重犹豫症、拖延症和选择困难症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军事家呢?那到底军事家和政治家怎么区分呢?说到根子上,能正确决定这仗该不该打的,是政治家;而能正确操纵怎么去打赢战争的,是军事家。韩信能打胜仗,但是从来不知道哪些仗该打,哪些仗不该打。比如说平定三齐之战,韩信打的那叫一个漂亮。但是赢了战争的韩信,输掉了人生。这就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区别,韩信好在临死前明白了,不像后世的岳飞等人,到死都没明白。
俩韩信的故事都交代完了,下一节,该聊聊陈豨最后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