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瑜死也就死了;高湛事后据说也挺后悔,又追封、又上谥号的。可人已经挂了,这些其实无所谓了。
不过,弄死了高孝瑜,不代表高湛会收手;被他盯上的下一个目标,是高演的儿子,前太子高百年。
当年高演去世前曾给高湛写了封信,在信中,高演求九弟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给高百年一条生路。
开始的时候,高湛不管是看在六哥的面子上,还是出于稳定人心的考虑,还真就没动高百年;除了太子不能当了,高百年衣食无忧,过的还挺太平。
可是,当时不动,不代表以后也不动。
随着高湛的屁股在皇位上越坐越稳,高湛看高百年也就越来越不顺眼了。
这天,邺城上空出现了天文景观,“白虹围日再重,又横贯而不达。”;老实说,如果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顶多就是看看热闹,发个朋友圈也就得了。可是在当年,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高湛没有小学毕业证,一看天空中出现了异象,立刻让人把太史令喊来了,来来来,给朕解释解释,这是侬么回事儿。
这太史令要么是看穿高湛的心思了,要么是专业水平太次,听高湛问,这伙计回了句:这是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易主。
这句话捅到高湛肺管子上了,异主?谁?
日期:2019-05-28 19:53:02
环顾四周,离皇位最近的,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另一个就是前太子高百年。高湛可就动了杀心了。
高湛这头儿心里琢磨找个什么借口杀掉高百年;也巧了,有人上报朝廷,说高百年僭越。
这又是肿么回事儿呢?
其实这事儿,挺扯蛋的。
这一年(公元564年),高百年才8岁;小学二年级。
这个年纪,总得念书吧;所以当时高百年就给自己找了个老师,教自己写字。
他找来的这位呢,唤作贾德胄;也不知道是这姓贾的有心的还是无意的,这贾老师居然教高百年写起了“敕”字。
咱们身处的现在社会对这些已经无所谓了,可是在当年,“敕”可不是谁都能用的,那是皇帝的专属字眼儿。
高百年八岁,他当然不懂这些规矩,老师教,他就跟纸头上练。
可是,等高百年写完;贾德胄揣着草稿纸就告状去了。
高湛正为白虹贯日闹心呢,换句话说,正为怎么找借口除了高百年闹心;一听贾德胄告密,高湛心花怒放;当即让人去把那小兔崽子给我提溜来。
一见面儿,高湛冷笑着让高百年当场写几个“敕”字瞧瞧;高百年很熟练的写好,高湛一对笔迹,一样。
那就没什么话好说了,高湛就抽出佩刀,抡圆了就往高百年脑袋上砸,一下、两下、N下,直到给高百年打的满地都是血。
高湛一边儿打,高百年一边儿哀求,求他九叔饶自己一命,自己当牛做马,结草衔环报答九叔。但高湛不为所动,直到把这可怜的娃打死为止。最后,高湛让人把高百年的尸体先是扔进花园的水池,后来又捞上来,埋在园中。
干掉了六哥的孽种,高湛心里踏实了些。除掉这些人,虽说不费劲儿,但费脑子啊。
因此高湛决定,好好儿玩儿几天,给自己放个假,放松放松。
可是,没等他玩儿嗨呢,公元564年10月,边境有消息传来,大周十万铁骑出潼关,直奔洛阳而来。
高湛闻报,先是大惊,我艹,他们怎么又来了;继而大怒,宇文护,你丫忒不讲究了!给脸不要脸是吧?
先说高湛的那个‘又’字!
这是肿么回事儿呢。
在下一支笔,难表两家事儿;高湛之所以脱口而出又来了;其实是就在去年年底,周军已经来过一回了,而且还把高湛吓够呛。
说这话儿,是公元563年10月;宇文护决定与突厥人联合,从北线进攻北齐的原鲜卑六镇地区。在军事会议上,许多高官都认为齐军实力强大,那些百保鲜卑不是闹着玩儿的,因此要么不打,要打至少要派出十万大军。
柱国杨忠是北周军中有名的杨大胆儿,看同事们这个态度;杨忠很不满意,说哪儿用的了10万,1万人足够了。
当然,杨忠嚣张,宇文护还是比较谨慎的;那给你1万,你头走。
可是等杨忠出发后,宇文护又派出了柱国达奚武,带着三万人马走南路,攻击平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目的有二,一是牵制北齐在河东的兵力,另一个,如果北线杨忠得手,随时与之南北夹击,攻击晋阳。
从战役发起阶段看,杨忠还真不是吹牛;他一出手,就连下北齐20余座城镇。
看北周军进展神速,突厥的可汗们木杆可汗、控地头可汗、步离可汗觉得,诶,有便宜好占了;他们立刻集合起了突厥部落十余万精锐骑兵星夜南下,来跟杨忠所部汇合。
双方在恒州会师,恒州,也就是今天山西大同;一照面儿,杨忠就说,兵贵神速,咱们这就奔晋阳去!
12月19日,周突联军从恒州南下,兵分三路,直扑晋阳。
日期:2019-05-28 20:30:23
高湛接到十万火急的军情后,到也没含糊,立即从邺城率军倍道兼行,火速赶往晋阳,12月28日,高湛赶到了晋阳。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到了晋阳的第二天,即12月29日,周突联军便出现在了晋阳城北。
一下子,高湛怂包本色就暴露了,连声命人备马,咱还是回邺城吧;这儿不好玩儿。
如果他真的跑了,可想而知会对齐军的士气造成什么样的打击;因此随驾的赵郡王高睿和河间王高孝琬拽着高湛的马缰绳苦苦哀求,您可不能这么走,影响太坏了!并且二人保证,不论仗打成什么样,陛下的安全大可放心。
高湛这才打消了跑路的念头,打起精神布置迎战;高湛命令,六军由高叡指挥,并州刺史段韶负责晋阳防务,全力迎战周军。
公元564年正月初一,大战将至。
史书记载,这段时间山西正遭遇着一场罕见的严寒大雪,大雪已经连着下了几十天;平地积雪数尺之厚。
老实说,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而且周突联军远道而来,面对坚城,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利的。
段韶也算是北齐名将,稳住高湛之后,段韶开始布置迎敌。
此时周军离着晋阳已经非常近了,就在二里开外的大片空地上;周军步兵在前,骑兵在后,严阵以待。
杨忠自信满满,但他却忽略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周军长途跋涉,到了地方也不休整,立即投入作战,战斗力还剩下多少?二一个,就是北周的盟军突厥人;这帮擅长打闷棍套白狼的家伙,面对真刀真枪,他们的战斗意志有多少?
段韶那边儿当然不敢怠慢,你们都打上门来了,我要是不拿出最好的玩意儿,都对不住你们大老远来一趟。在段韶的指挥下,齐军在晋阳的精锐部队倾巢出动,全部出城,弓上弦、刀出鞘,排列好阵形,准备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