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了,上萨尔茨堡显然不再是以前的旧模样了。纳粹政府在其统治期间把几百年来在山坡上生长繁衍的原有居民强行赶走,将其祖屋强行拆除,代之以军营、地堡、防御工事,以及为纳粹精英修建的豪华住宅。1945年4月25日,盟军展开灭顶之灾般的空袭行动彻底改变了这里的景观,将树木撕成碎片,堆起了新的小山丘,炸出了巨大的深坑。空袭还留下成堆的烧焦建筑瓦砾和无法通行的扭曲道路。被炸成废墟的高山胜地看上去很难使人想到它曾经在20世纪初吸引各地游客蜂拥而至,前来欣赏充满魅力的自然风光。1945年夏季,有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记者游览了上萨尔茨堡,他报道说:“希特勒以前那个戒备森严的山中静居隐身之处,现在仿佛成了美国科尼岛的一个附属游乐场所,免费参观,游人接近10万人大关。写在墙上或者说写在残垣断壁上的个人签名来自美国所有的州。”游客不仅没有回避,反而大批地涌到上萨尔茨堡。但是此时此地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清洁的空气和优美的山中景色。希特勒同此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旅游卖点,既为当地居民创造了经济机会,又是政府当局面临的一个难题。这是一种从未消除的紧张状态。
对贝希特斯加登的占领始于1945年5月,美军在那里一驻就是50年。美军欧洲演艺特别服务队那年夏季为鼓舞留守欧洲的美军士气(他们不再打仗,但暂时不许回家),编排了劳军演出节目,划分出各个劳军地区。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就是贝希特斯加登。1945年夏季,那里“络绎不绝地来了许多游客,大多为美国军人和军中护士,也来过美国参议员、众议员、将军和其他‘尊贵的客人’”。对于当时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撰写文章的罗纳德·斯蒂德来说,贝希特斯加登的气氛与他漫游过的这个战败国被毁坏的萧条城市相比极为不同。他写道,“露天游乐场的气氛一开始就比较明显”,当时他驱车一进入小镇就看到一个指路牌,“上面写着‘希特勒故居’,画出的箭头指着道路方向”。这就开始了胜利者们前往贝格霍夫别墅的胜利大游览,完全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的朝圣参拜之旅。当时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来到这里向全能的元首表示敬意。而胜利者们对于希特勒安乐窝的毁灭由衷地感到高兴,遗留下的景物也使他们深为感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