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6-24 22:36:26
契丹中兴(一)
周世宗柴荣,死的确实不太是时候。仅仅不到两个月,连下两州三关十七个县,兵锋直指幽州城,最后却望洋兴叹,徒呼奈何。
其实,这也只是后人扼腕叹息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跟柴荣的豪华阵容相比,当时的对手太菜。
柴荣本人就不用说了。
而柴荣的手下,比如名将韩通,经营河北多年。深刻领会了地缘学说中“平原筑大城”(见第一部第二章第五节)的军事防御精髓,充分地利用了纵横交错的华北平原河道,“城”与“河”互相拱卫,把河北地区这片无险可守的一马平川之地完全盘活。甚至在柴荣北伐的当口,韩通的“筑城挖河”战术以守为攻,一路把河道修进了沧州,使得后周大军形成了水陆并进的立体攻势。除了韩通之外,前文出现的赵匡胤,李重进,张永德(见第一部第三章第一节)这些人,也还都正是当打之年。
和柴荣军队对垒的人,叫萧思温。
日期:2018-06-25 20:14:18
契丹中兴(二)
和柴荣军队对垒的人,叫萧思温。
萧思温,当时辽帝国的股肱之臣,时任兵马都总管一职,对抗后周军队。
萧思温出身于契丹人的萧氏一族。
其实强调萧思温的姓氏,这事本身也没有太大意义。契丹族人的构成,虽然曾经有“契丹八部”之说,但就中央掌权的说了算的人来说,掰着指头数,也就只有“耶律”和“萧”两个姓而已。不管是“耶律”还是“萧”,很多契丹人都是后改的姓。当年辽 耶律阿保机汉化程度极深,他仰慕汉高祖刘邦的风采,于是要求皇姓由“耶律”改为“刘”,而辅佐汉高祖刘邦的明白人,顺理成章就是汉丞相萧何(“ 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列传.卷一》)。于是契丹贵族一部分改姓刘,一部分改姓萧。只是后来改姓“刘”的这部分人没有坚持下来,又改回了“耶律”,但改姓萧的这部分人却始终坚持了姓“萧”。不仅是坚持姓萧,甚至人家还发扬光大,自称自己出身于萧何身后那个光照千古的豪门大族—兰陵萧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