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7-06-09 10:22:25

第二十章 共和匆匆

据《十二诸侯年表》,公元前841年,“厉王子居召公宫,是为宣王。王少,大臣共和行政”。其实当时宣王还没有被立为王,当时的周天子仍然是周厉王。宣王那时也非年少,他弟弟多友都能率军打仗了。《竹书》的说法在理:“(厉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号为共和)”,共伯和正式为旅居彘国的厉王代理天子政务。

为什么摄政者是共伯和,而不是此前大出风头的召穆公或者虢公呢?其中原因和厉王“跨国为王”的道理是一样的,共伯和是唯一能够被双方都接受的王权代理人。

当时王室权力最大的是召穆公,按说应该由他摄行王事,可他和反对派有杀子之仇,反对派怎敢让他上台?无论召穆公怎么保证都没用。虢公是厉王重臣,手握兵权,他上台也没准会搞反攻倒算。

共伯则很让反对派放心,共国实力不强,共伯此前也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低调得像是路人甲,于是共伯一下子就浮出水面,其风头不逊昔日的周公旦,尤为难得的是,共伯比那位前辈会做人得多,方方面面他都应对得法。

那位以长篇大论劝谏周厉王的芮良夫在共和年间似乎颇不得志,干脆改行做诗人了,《大雅》里的长诗《桑柔》据说就是出自芮先生的手笔。诗里把周厉王一通挖苦,不外乎君王无道,远贤臣近小人。“民之罔极,职凉善背”,似乎是指国人暴动,人民之所以无法无天背叛你,完全是你活该:“为民不利,如云不克”。芮大夫的反动诗,并未招致杀身之祸,想必远在彘国的厉王也实在没心思“防民之口”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