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07 17:38:20
2016-8-7
昨夜的睡眠不好,缘由一直在看帖,似要入睡之时,还被几只蚊子骚扰着。叫BF下床去找蚊香,这呆货无果而终。睡前阿姨又给我们抱来一床被子,怕冷索性两床都盖在身上,BF仅盖了一床,半夜又被热醒......
六点就起床,和叔叔道声“早上好”就去洗漱了,洗漱后下楼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个海绵拖把,海绵拖把拖地的效率高,阿姨家里的是那种传统式的,总是有碎碎的东东被拖布带到各个角落。
回来后,叔叔的早晨已经做好了,是玉米,拿起来就啃了一个,很香。于是乎又啃了一个。
早餐饭毕后,和BF又去新家那里看看,新家没有什么进展,反正也不急,总不至于拖延到明年夏天吧?小区下面的绿化带已经快弄妥了,看上去更加的舒服。
日期:2016-08-07 18:49:18
2016-8-7
“他爸妈对你真好,你怎么都没改口叫爸妈的吗?这么多年你也说你的那位是BF,感觉不亲啊”
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在一起过日子,也有很多人不会称呼对方的父母为“爸爸妈妈”的,更何况我们这样的爱情,有时候知足即可,若冒失的称BF的父母为“爸爸妈妈”那一旦顺口后,在BF亲戚面前这样叫,你觉得亲戚不会觉得诧异吗?所有的称呼只是个形式而已,只要心中敬二位长辈就好。长辈对你的好要好好的珍惜着,因为BF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父母,正因为BF是独子,所以我才同意今后老了我们来陪他的父母。
这几天阿姨为我们忙前忙后的,每餐的餐桌上摆的都很丰盛,刚刚去把早上洗好的毛巾收了回来,挂在洗手间,BF过来了,我说“你好懒屁事不做”BF看了我下,打了我2下头......
BF全名三个字,生活中我一般会叫他小名,我们没有单独的昵称,之所以不在这里叫他小名,因为我不喜欢以假名替代,我所写的日记及过去所出现的城市都是真实的,所以不想在这里透露出BF的名。
今天有位小弟问我“是不是天涯的群解散了”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有很多的人加过我微信,也加过我QQ,后来弄了个QQ群,但是微信我都把他(她)们删了,因为我的微信是商业微信,不想每天打扰到他(她)们,说真的我也不想被打扰。
若写贴夹杂着商业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明天就要回万州了,定好后天的机票,玩的也尽心了,心该收一收,回去好好的工作吧
日期:2016-08-09 20:54:14
2016-6-8
一周将至,说离别的时候了,早餐后就收拾行李,后去新家那里看看,进度非常缓慢,中餐在外面餐厅解决的,饭毕休息会阿姨就送我们去了镇上车站,一直送我们到车上才下去,一路叮嘱我们多注意安全,目送阿姨的背影期待下次可以早点见面。
2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万州,在下山途中可以明显觉察到气温在慢慢上升,下车后叫了辆的士就到BF家了,进入小区后,就看到了BF的爷爷奶奶,两位老人身体都不错,礼貌的叫了声后,奶奶说我长好了,有点认不出来了,老人们说的好就是长胖的意思.....
一起用过晚餐后,我们就去江边走走,2年多没有来这里了,这里的变化还是蛮大的,夜幕下的万州还是很美的。
告诉店里的小弟,我说这里有个台阶非常高,他很感兴趣,于是带他去长见识,这个台阶我数了数,一共331个台阶,BF说按这个台阶的数乘以1.5然后在怎么怎么着,算出来将近有18层的楼高.......
四元一份 真不错 这里的四与十在发音上不好区分。
这个钟楼在夜色的灯光下,显得极为庄严,那个萌萌的猫头鹰又显得有点俏皮,站在钟楼下,我们凝视着上面所刻的毛爷爷的诗词,“水调歌头 游泳 ”“浣溪沙”......
日期:2016-08-09 22:08:09
2016-8-9
补发张天梯的图片
与他认识也有13个年头了,但自打七年前我有BF后就与他没有再见过面,十年前他曾经一直出现在我搜狐博客里,但那时我给他起了个很土很豪的名字“四十万”因为那是他2005年的年薪。
昨天看他转发了一个微信,就是言词有“洪荒之力”女跳水员,他的评论公开说“怎么感觉是白痴”稍后又公开回复“原来与我感觉一样的人很多”
今天看到新闻以及微信里面各种表情包都出来了,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出于何种心态去传播看待这个事情,我觉得他微信里面2个评论就让人很不舒服。能够入国家队,能够代表中国去参加比赛,无论他(她)是否取得成功,我们都不应该持有这样的心态去评论,因为我们都没有资格去评论。因为他(她)要比我们优秀很多。
如同现今社会,很多人对“同”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一听到这个群体就会用“变态”“恶心”等言辞,或者说这类群体就是“残疾”“是病”在这个群体里,确实有的“同”不注意言辞,在很多公共场所有着“姐姐”“妹妹”之称,也会有着“老公”“老婆”之称,其实无论你的行为以及言词如何,我觉得还是有点隐秘性,那种所谓的言行最好是在独处之时,方可不至于贻笑大方,也不会被人指指点点。
“残疾”是一种心身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由于躯体功能或精神心理的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因病致残称病残 。因伤致残称伤残 。看到残疾的注解,感觉不属于对“同”的诠释,退一万步而言,若同真的属于“残疾”我觉得不应该待着残缺的心态去对待。
无论是夸张表情背后,残缺身躯背后,他们都有着不残缺的心灵,似想想谁曾见过断臂之人只作一只袖子的衣服?断腿之人只作一条腿的裤子?因为他们的心灵不残缺,现如今无论何种残疾,对当事人而言都是一种残酷,现实已经摆在眼前不可以更改,就如同有人留言“不觉得遗憾吗?不想着营造下一代吗?”
我很想说:“想”但是和谁去营造下一代,孩子出生后是个残缺的家庭,谁会给予他(她)母爱?小孩懂事后知道自己没有母亲他(她)会如何去想?所以当现实不可以做更改,心境可以去营造。
当我们面对现实中的残疾人,面对那些在垃圾中里翻几个可乐瓶时,面对那些盲人在街头卖艺时,我们可以做到是帮助、怜悯、但绝不可以鄙视残疾,如果你鄙视残疾,鄙视我们这个群体,那么你的心灵是“残疾”的,同样也是“欠缺”的,你所欠缺的是仁义与博爱。
七夕 愿大家今夕如玉 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