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万兄、侯兄结缘于1997年,那时我们都处在一个班级,因大家三观一致,又或大家都比较朴实,家庭条件都不太好之故,很自然我们走的就近了些。侯兄那时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成绩非常好,着实让人嫉妒与羡慕。这种嫉妒与羡慕在某一天的晚自习后,就戛然而止。在那个晚自习课上,我们并没有好好复习,而是聊了许久,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侯兄的家事。童年时的侯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腿脚不好,这么多年他都不知自己的脚有多大,甚至一双新鞋都未曾买过,衣服也是别人不穿了送给他的.闻席一番话后,之前对他的那种嫉妒之心渐渐的开始消失殆尽,随即转变为一种敬意与同情。在此之后,我从自己为数不多的毛衣中,拿出了一件送予他穿,随即也写了封家书,让母亲得空帮我做双新布鞋,鞋的大小按我的脚码即可。不久之后母亲的新鞋寄来了,那年的冬天侯兄好似一直穿着我送予他的黄黑相间的毛衣,他终于也有一双合脚的新鞋了。从那起,我们中餐,晚餐都在一起吃,共同去校内食堂买一份5角钱的蔬菜,买三小块饭,每人每月的伙食费控制在70元左右,为了节约钱,我们去菜市场还买过咸豆角,帮外面的小饭店洗碗换取些许小菜。学习上彼此互相追赶,生活上彼此照应,97年,他期中考试得第一,担任着班级的学习委员,那时的我担任副班长,语文课代表。98的期中考试,我考班级第一,那年侯兄依旧是学习委员,而我则是劳动委员,语文课代表。
在一个隆冬时节,我去了侯兄的家,他的家位于宁国梅林镇的大山内,下了车后,行走了一段石子路,就来到侯兄的家,侯兄的父亲拄着拐杖在门口笑迎着我们,看的出来,我的到来颇受叔叔的欢迎,或许侯兄早就与叔叔提起我们之间的友情。侯兄的家是四间土夯的屋,屋前屋后收拾的非常干净,屋前是自家的菜地,菜地下面有一条溪流,溪流的源头在大山之内,西边是绵延的山,山的另一边还是山。山上都种植着许多的板栗树。晚餐叔叔烧了许多菜,还有一碗炖鸡蛋,炖蛋上飘着一层薄薄的菜籽油。侯兄家有个大澡锅,饭后叔叔给我们烧了一澡锅热水。隔天我们去学校,临别时,叔叔拄着拐杖为我们送行,一路上不忘叮嘱我们“要团结”,走出许久,回眸瞬间,发现叔叔拄着拐杖,依旧站在原处,目送着我们,见我转身,他连挥手示意着。
98年的岁末,我们三人又一起分配到了丹阳,三人均在不同的车间,但宿舍均在一起,侯兄利用晚上休息的时候,去厂里请师傅,教他学电焊,当然学费也是要出的,就是买上一包五元钱的一品梅。电焊会灼伤皮肤,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侯兄脸上都会有脱皮现象,不久后侯兄终于如愿以偿学会了电焊,接着学会了铣床,刨床,氩弧焊,甚至偷跑到厂长办公室偷学电脑。有次还被厂长碰了个正着,好在厂长也没有说什么,就是让他不要把电脑里的文件删了,二年后侯兄调入到了办公室。又过了数年,侯兄开启了创业生涯,不久买了一间门面房,随后又加盖了门面,之后娶妻,又与人合伙在镇上开了个KTV,多年后,再见他时,发福了不少,越来越有老板的派头了,前些年他又买了套商品房,代步车也升级到宝马级别的了。
这些年,离开丹阳后,我去了浙江,在服装厂里做过小工,在酒店做过服务员,2005年去了上海,做过二年的软件技术支持,餐饮管理,最后自己也开启了创业生涯,先后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也建起了自己的小工厂,将所有赚来的钱都存了起来,最后都投资到了江浙沪皖鄂的房产中去。
万兄也很努力,先后也去过很多地方,最后在丹阳也经营了自己的事业,购买了二套商品房,代步车,以及有着六位数存款。偶尔大家聊起过去的种种,都会感叹,年轻时多吃点苦受点罪还是有用的,有些人选择的是先苦后甜的生活方式,而有些人选择先甜后苦。
从学生时代,步入到了社会,再至今夕,时光就这样缓缓流淌着,在流淌的过程中,过滤掉了身边许多许多的人,然我们三人的情感未曾褪过色,随着时间的沉淀,那份友情也越来越深.
那年的清明节,去了丹阳祭奠我的房东奶奶,回途之中,侯兄开车接我去高铁站,他告知我,父亲在丹阳,闻此后真想过去看看他的父亲,却因急于回上海,最终还是错过了,谁曾想,这次近在咫尺的擦肩,却成了永远的遗憾!再见叔叔时,他静静的躺在了那里,看到叔叔遗照那瞬间,泪倾泻而出。在心里默默道:“叔叔我是小王,我来看您了”。
凌晨时分,山里的温度有着一丝凉意,就这样我们坐在屋外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天亮了起来,随后视野也开阔了起来,曾经那片长满板栗树的山,已是郁郁葱葱般,此时门前的自留地已经荒芜了许久,那个土灶台、土澡锅已黯淡斑驳了许多。出殡时,见侯兄捧着他父亲的遗照,耳畔仿佛又想起叔叔曾经的叮嘱“要团结!”联想到同年龄的侯兄已成无父无母之人,不禁又伤感了起来。(庆幸侯兄爱人的一家人对他都很好)一行人送叔叔至火葬场,不久后叔叔化为一阵一阵的烟,飘到了天空中,抬头仰望那高高的烟囱,那一瞬间我想到了那个寒冬,送房东奶奶最后一程之景,从此之后,侯兄的父亲去了天空,天空中又多了一颗星星,,那颗星星是侯兄最爱的人。回程安放骨灰盒,最后一次给叔叔下跪,默默地道着:“我马上要回去了,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那绵延不绝的青山,那潺潺的小溪流,那飘着菜籽油香的炖鸡蛋,那句“要团结”,将会一直镌刻在脑海最深处!
我、侯兄、万兄、老秋(女),我们四人组成的小群,群名曰“我们的友情一辈子”,希望几位同学之间的友情可以贯穿我们整个一生,也希望大家今后的人生坦荡如砥,事事顺遂!
有时,一位挚友,胜过一堆熟人!
愿每一位看官,生活幸福,家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