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立即调粮那是不可能了,于是王巨将主意打到三司上。但为何三司有粮不赈?这不是不赈,按照宋朝立国标准,国家得备九年关健的战略性储粮,这个九年不是全国百姓九年的粮食,而是指京城百姓的储粮,以及三军将士的食粮。遇到这样的灾害,不要说九年了,三年关健储粮恐怕也没有了。
不过三司里应当还有少量一些关健储粮,这个粮食,除非饿到全国大起义的地步,否则是不敢放出来的。
原因很简单,万一明年继续有灾害怎么办?
若是国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了,那就会出现大漏子。
因此王巨换了一种办法。你先将这些战略性储粮放出来,虽然灾害在处续,不过相比于去年,要好一点了。至少三百万石粮食放出来。能将边区百姓的饥荒问题解决一大半。
边境百姓不饿了,人心安定,西夏就不敢打主意,辽国也不敢打主意了。
章惇也有私心,王巨同样也有私心。不过这两人皆是同一类人,至少不可能因私误公。
换作其他人做三司使,王巨就不会说这句话了。
并且现在朝堂上对王巨也有利,蔡挺与王珪对他一直很不错的,吴充与陈升之与他也没有致命性的冲突,至于吕惠卿,只要他继续呆在泉州,依然会将王巨当成朋友,王韶虽没有多少直接会面,然而两人神交很久。韩绛不能高估,但不会排斥王巨。
至于台谏有一些文彦博的爪牙,只要两府宰执对他不恶,也不足为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