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陶侃谦虚谨慎,勤于军政事务,发现手下的人员有聚赌取乐、饮酒误事的,即命令把酒器、赌具沉于江中。他常对人说:“古代的大禹是圣人,尚且爱惜每一寸光阴,至于常人,更应该爱惜每一分光阴。”他在治理政事和军事中,职权以内的大小事务,无不亲自过问。远近给他的书信,都要亲自答复,从不积压。接见宾客,不问亲疏。在陶侃的言传身教下,他的手下多能廉洁奉公,政治清明。

陶侃到晚年时深感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不参与朝政,多次想告老还乡,但被佐吏们苦苦相留。在那个年代,留恋迷恋权欲在官场成为常态,官员们主动辞职不干的例外。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急流勇退,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这对他个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在他看来,争,是一种精神,不争,是一种品德。关键是要懂得,该争的时候才争,不该争的时候要靠后。如果一味的争,那是不懂修身养德;如果一味的不争,那就是不懂生存之道了。

334年,七十六岁的陶侃去世了。就这样,陶侃在家道的熏陶下,一直走完他的人生。

陶侃的家道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后代,他的曾孙就是世人皆知的陶渊明,陶渊明的清新脱俗性格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就是陶家家风的表现。

对于家道,清朝的曾国藩有过一番精辟论述,他认为孝友之家最长久。“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逸,继而浪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在我看来,陶侃就是典型的孝友之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