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8-03 11:12:21
正文更新:
虽然对遗传学的科学研究,我国相较西方国家立足较晚,但是在识人度材、品论人物上,我国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通过长期的品鉴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述了这样一件事:“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 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诣,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这件事中,笔者要提取的两个关键词是“钟会”和“四本论”。
钟会者,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钟会年少有才名,上至皇帝,下至朝臣,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在魏末平定毌丘俭、诸葛诞叛乱为司马氏立下大功。其后独力支持司马昭伐蜀,于公元263年,钟会统兵十万,讨伐西蜀。在伐蜀局面初定后,钟会先后诬陷一同参与伐蜀的诸葛绪、邓艾等人谋反,从而夺取了伐蜀魏军的全部指挥权。独掌兵权,不受节制的钟会终于露出了真面目。魏景元5年,钟会暗结西蜀降将姜维,假传郭太后遗照,合谋反叛司马昭。其后事败,钟会与姜维皆死于叛乱之中。
日期:2015-08-03 11:13:16
钟会才堪定乱却为臣不卒,在谋反之前,时人就对其人有着精准评价。当时投降蜀国的魏将夏侯霸曾预言:“有钟士季,其人管朝政,吴、蜀之忧也。”、“ 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然非非常之人亦不能用也。”在魏国内部,司马昭妻子王元姬曾断言:“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事未发而论定,这就是当时品鉴人物的高明之处。类似的,还有三国初年的曹操。曹操年轻时就机敏好权变,但为人任侠放荡、不修德行。时人不以为许。但南阳何颙却断定“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许劭有知人之名,也对曹操有着“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论断。在科举成为国家成型的取士制度之前,对人物才行的品鉴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在魏晋时代,品鉴理论逐渐成熟,并围绕着“才”、“性”二者间同、异、离、合的关系,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钟会所编著的《四本论》就是对当时“才性同异离合”四种关系的总结性论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