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14节

热门小说推荐

胖子不是个傻子,一看这个情形就知道眼下是个什么状况,这个三层的茶楼应该已经被那些个涌上来小混混都占据了,看来眼下只有跳窗逃生一途,想要凭着血勇从这里打出去那是难上加难了。

想到这里,胖子抬起一脚又一次踹飞出一个,那个混混如同是个保龄球一样撞到了一片身后冲上来的人,胖子就借着这个当口一抓还趴在地上的李玉阳的腰带,顺手抗在肩上后就向着那个缺口处冲了过去。

一看胖子神勇万分,这些个混混打的都有些胆寒了,可因为自己还在人家手底下混饭吃,即便自己被打断了几根骨头,也要合着鲜血硬着头皮往上冲啊。

可胖子才跑出去几步后忽然一个转身向着茶楼的窗子就冲了过去,那些个原本还装作淡定的老头子们一看胖子要跳窗,慌忙中大喊让这些手下人把他们俩给截住。

可胖子的威力那是这些个毫无功底可言的小混混能够挡下来的,就见他这个时候如同一只疯狂的暴熊,一只手虽然还护着李玉阳不能用,可另一只手却如同一根巨大的铁棒一样,轮将起来呼呼挂风,几个照面后这些个小混混就已经扛不住胖子的冲击纷纷败退,而留在胖子眼前的就剩下几个已经胆寒忘记闪躲开的人了。

已经冲起来的胖子这个时候脸上已经不再是平常的憨厚,而是一种质朴的狰狞,就见他看都不看眼前的这几个人,猛然一蹿之后也不管这些个人到底有些什么举动,胖大的身子如同炮弹一样,直接破窗而出砸向窗外,连带着那几个已经忘了躲避的人都从窗口飞了出去。

一落到地面,还在胖子肩头上的李玉阳就开始抱怨,说自己的老腰因为这猛然的下坠弄的生疼,还望胖子把他放下,好让他在地上活动活动。

可他才双脚才沾到地面,就见韩瘸子扒着三楼的窗户大喊:“那个小畜生在那呢,你们都下去,别让他跑了。”

随后一阵霹雳普隆的脚步声传来,茶楼里的那些个打手鱼贯而出向着李玉阳和胖子又冲了过来。

眼看着那些个人追出来了,李玉阳可顾不得腰疼,跟着胖子就跑了起来,这一路之上人仰马翻,俩人就觉得到处是人,无数的障碍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俩的行动渐渐迟缓,不过这种障碍不光是阻碍他们的,后面跟着的那些个家伙是更加的倒霉。

眼瞅着那些个打手因为满地的狼藉已经落得稍远了些,李玉阳和胖子这才一个闪身冲进了一条安静的胡同,可俩人一进胡同,就见前面赵狗蛋正站在胡同里笑嘻嘻的瞅着他们。

眼看着个这个家伙在这,那这条胡同里一定是有人在埋伏着呢,可俩人这个时候在转头往回跑一定是不可能了,因为那些脚步声临近,如果真的那样,那怕是一丁点逃出升天的机会都没有了。

眼看着李玉阳和胖子俩人一脸怒气的冲了过来,赵狗蛋却并不惧怕,一脸嬉笑地冲着他们招了招手道,“阳子,我可提醒你了,今天韩爷气儿不顺,是你自己找不自在非要去见他的。来来来,快往这院子里躲躲,我帮你们俩挡挡这些个小崽子,后面的事情一会再说。”

耳边听着无数的脚步声从这条胡同口的前后都冒了出来,李玉阳和胖子没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进到赵狗蛋身后的小院子里躲了起来。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叱喝声从这个小院子外是一掠而过,就听见那个赵狗蛋扯着嗓子一个劲儿的骂道:“你们这些个没用的东西,让你们追俩人都追丢了,都是他妈饭桶,好好再给我去别的地方搜搜,要是让那个李玉阳逃出这四九城,你们的日子怕是不会太好过了。”

随着一声声细声细气的应诺后,不大一会的功夫,那些个小混混看起来好像是都散尽了,就在李玉阳和胖子俩人心慌不已的时候,院门一拉赵狗蛋微笑而入冲着院内大声说道:“阳子,出来吧,他们都走了,正巧兄弟我要求你办件事,这事儿你可一定要应承我。”

一听这话,李玉阳和胖子才慢慢地从暗处走了出来,忙问赵狗蛋求他到底是想干些什么,而赵狗蛋却只是神秘一笑,一脸春风地对着李玉阳说:“阳子,我知道我要是现在说想在你的那个产业里搀和一脚你一定想我是趁人之危,但是你也知道哥哥我不是那样的人,我是想如果你下次再有机会发财,能不能也带上哥哥去见识一遭啊。”

李玉阳听了这话是一脸的苦笑,可还没等他说什么呢,胖子却先一步的把这事应承了下来,并且对李玉阳说:“阳子,咱们眼下就要去林灵素的墓里头看看,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让他也去帮帮忙,有东西让他挑他喜欢的拿就是了。”

赵狗蛋一听这话不由得两眼放光,原来李玉阳的财路比他想的还要厉害,是盗墓啊!

林灵素,初名灵噩,字岁昌,一字通叟,永嘉人。家世寒微,相传他在母亲腹中两年都不见降生的动静。

两年后的某天夜里他的母亲忽然作了个梦,一个身穿袍服、冠带肃然的神人,手执火笔指着肚子说:“暂借此居。”第二天就生下了灵素。

灵素出世后,五岁了还不会说话,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

可有一天一个道士登门求见,在他的耳畔说了一会儿,一直不能说的林灵素竟然开口和他说的有声有色。从此日记万言,出口成章。这些都是在宋代赵鼎的《林灵素传》里记载的。

这个人很有意思,年轻的时候同和北宋著名奸臣高俅一样,都做过苏轼的书童,曾侍苏东坡游瑞佛寺,读碑记,数万言一经过目,就背得烂熟,这使传闻强记的苏东坡也目瞪口呆。

苏轼说“子聪明过我,富贵可立待。”灵素却笑着回答道:“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没想到其后他还真的做了个道士。

他三十来岁时,博通儒道经典,志慕清虚,语论孤高,迥脱尘俗。在他游历陕西四川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赵姓道人,俩人一起结伴而行又游历数载,某天道人却忽然的死了。是林灵素为他洗尘换衣安然下葬后偶然间在赵姓道士的遗物里发现了三本书。

书上字字珠玑还夹杂着一些个天书篆字,常人都难以看得明白,而日后林灵素赖以成名的雷法就是由这本三本书上领悟出来的,这书的名字就叫《神霄天坛玉书》,后世又有人称为《五雷玉书》。

在某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林灵素在道士徐知常的引荐下见到了徽宗皇帝,那皇帝见林灵素相貌堂堂和他梦里见的所见的仙人是一模一样,加上林灵素会说,忽悠的徽宗是龙心大悦,又因为林灵素名字不好听,所以御赐灵素这个名字给他,其后平步青云,春风得意,光门下的道士就有两万多位。

最顶峰的时候竟然官拜“高上神霄玉清府右极西台仙卿雷霆玉枢元明普化天师洞明文逸契元应真传道辅教宗师金门羽客冲和殿侍宸行特进太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鲁国郡开国公食邑八千一百户实封三千户赐紫玉方符通真达灵元妙护国先生”。从这么多个字的封号来看,就知道他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得宠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