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3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07-26 23:48:00

吴郡,太湖之畔一处坞堡中,四妾公正与坞堡堡主数人在院内小亭围坐。

堡主是名须发灰白的老者,满面愁色,正说道:

“四妾公,朝廷派人挨户登门检籍人口,强征‘乐属’,整个吴郡内,家家鸡飞狗跳,户户惊恐不安,请‘祭酒’大人出面禀报师君,维护信徒利益。”

四妾公皱眉道:

“自孝武帝驾崩后,朝迁对本教日渐严苛,前任师君便被诱斩建康,现任孙师君避祸海外,这般情势下,如何能出面向朝廷进言。”

堡主道:

“‘祭酒’大人,会稽郡的王、谢等数家士族子弟均信奉我天师道。此次朝廷强征‘乐属’之举,士族豪门也深受其害,只要孙师君登高一呼,扬州境内的士族豪门必定从者如流。”

四妾公沉吟半晌,点头道:

“既然如此,我且派人向孙师君传信,一切听凭孙师君定夺!”

碧波万顷的东海,天水一色之中,有一座荒芜的海岛,海岛北面避风处,建有一片古老的宫殿。

吴郡王廞,正在宫殿深处的密室中静坐看书,木台上,摆着一只精致的黑色茶杯,淡淡的茶香在室内弥漫,一条白色人影飘然而进,正是天师道师君孙恩。

王廞迅速站起施礼,问道:

“师君突然光临,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孙恩微微一笑,问道:

“王大人,海岛之上,生活条件艰苦,比不得吴郡王府舒宜,还住得习惯么?”

王廞道:

“托师君的福,一切安好,师君此来,定是有要事可问?”

孙恩面色一凝,说道:

“晋室朝中现在由司马元显实际掌权,最近他以安帝之名下诏,在扬州境内强征‘乐属’,本教在三吴旧地的信徒纷纷传信......”

王廞静静听完孙恩的讲述后,缓缓坐了回去,深思很久才道:

“晋室皇族一直不掌兵权,在诸士族的拱护下,才维持近百年太平。现在司马元显欲自练精兵,重振皇威,而方法又是如此急迫,组建一支军队,后续还要大量的粮草钱财支持,粮草钱财的来源,一定还是由扬州境内的士族与庶族之家交纳。如此一来,皇族与扬州境内士族之间的关系,必定势同水火。”

孙恩面带喜色,冲口问道:

“王大人赞同本君出面协调各士族与司马元显斗么?”

王廞摇了摇头,说道:

“此时出手,有些操之过急,还是等一等更稳当些。”

孙恩道:

“王大人此言何解,难不成等司马元显练出精兵,才是最佳时机么?”

王廞叹道:

“正是此意,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因为急于建功立业,最后名败身亡,本人便是最好的例子。师君且想一想,司马元显组建军队的目地是为什么?”

孙恩道:

“当然是为了讨伐荆州殷仲堪与桓玄。”

王廞摇头道:

“师君太小觑司马元显,此子年纪不大,野心确不小。司马元显如此急迫的自建军队,讨伐的不仅仅是荆州殷仲堪与桓玄,而是要讨伐晋境所有的士族豪门。”

孙恩道:

“经王大人一分析,事情确实如此,但本教为何要等?”

王廞道:

“司马元显有刘牢之的‘北府兵’而不用,说明他与刘牢之也是貌合神离,等司马元显的军队创建之日,便是刘牢之与他背道而驰之时,若等到司马元显将军队训练完毕,与荆州殷仲堪与桓玄交上了手,那时天下烽烟四起,才是师君出手的最佳时机。”

孙恩道:

“若本教此时出手,结果如何?”

王廞道:

“本教此冒然出手,将转移矛盾,司马元显只能启用‘北府兵’,来与本教为敌。”

日期:2015-07-28 12:42:00

孙恩背手挺立,面色凝重,缓缓在室内踱步,王廞也不打扰他,端起黑色茶杯,独自啜饮品尝,两人都默默的想着心事,室内顿时寂静下来。海岛岸边的巨涛击石的轰鸣声,喧嚣如雷,一声强过一声,传进室内。

“本君告辞,随后会命人送些江南黑杜美酒,请王大人品尝。”

黑杜酒乃江阴土产,相传乃酒神杜康与前朝刘伶所创,以江南糯米,慢慢蒸熟后发酵酿制造,酒味柔温醇甜,刘伶饮此酒曾一醉三日。江南名士均喜饮此酒,以证名士身份。王廞在吴郡王府中时,便曾以黑杜酒宴请孙恩等天师道众修。

孙恩走后不久,室外人影一晃,王贞闪了进来,问道:

“父亲,你现在性情变了,好似并不支持孙师君起事。”

王廞道:

“在吴郡王府中时,与为父相识的全是江南士族子弟,口中所论,心中所思,全是‘权’与‘势’,因此急于建功立业。曲阿一战,半日时辰内,府中人十亡其九,王泰惨死阵中,王府士族的荣耀,瞬间灰飞烟灭,承天师道的庇护,尚能避在海岛上闲看‘老庄’如何会鼓动师君起事。”

王贞媚巧的面上一阵沉思,说道:

“教中孙大眼等长老反复劝说孙师君,以保护江南教众之名起事。如果真要起事,父亲认为,天师道有胜算么?”

王廞道:

“天师道信徒数十万人,但教中尚分‘苦’与‘甘’两派,现在支持起事的,应当是‘甘’派,他们大多是后期进入江南的士族与庶族人家,想借起事,在江南掌握权势,但若天师道真正起事,最先反对的,也将是这一批人。”

王贞奇道:

“此话怎讲?”

王廞道:

“天师道起事,初时必定群情踊跃,人人争出风头,朝廷必遣刘牢之带‘北府兵’平乱,战争将会持继下去,想想我王府训练数百名府兵,便要消耗大量钱财,若十数万天师道信徒起事,大量的粮草器械从何而来,只有去抢,但谁家又有这大量的钱粮器械呢?”

王贞不由自主应道:

“当然是江南三吴旧地的士族与庶族之家,只有他们才会囤积大量的粮食和各种物资。”

王廞点头叹道:

“现在孙大眼等人,便如为父当年一般,均急于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若真起事,将来不一定能混个栖身海岛的结局。”

王贞问道:

“师君会听从父亲刚才的劝告么?”

王廞道:

“难说的很,孙师君向来心怀大志,只在诸多细末小节上,常常考虑不周。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热衷于权势之人,会利用每一个机会,挑动起事的。”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