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一直想把主教制度引入美国建立起等级神权制度,但是美国一直在抗拒,这带来圣公会在美国缺乏一个中央管理中心。1780年,圣公会虽然在美国各地建立起406个教会,但是他们却根基不深。长老会则建立起495个教会,公团主义教会则达到749个,还有无法统计的浸信会(他们许多根本没有教堂,就在牧师家里聚会崇拜。),这一大批卡尔文主义教会压倒性地战胜圣公会,这是美国内战力量对比的一个关键,因为一个教会就可以组织发动起一个社区。
理解这个教派力量对比,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红军装在新英格兰陷入“蝗虫般”的民兵围攻。这样的力量对比也就意味着北方民兵内战很少,而在双方力量可以相持的南方则发生大规模的民兵内战,那里至少有5万不列颠帝国忠实的臣民拿起武器和造反的爱国战进行战斗,他们在南卡和乔治亚和爱国者们进行着残酷血腥的厮杀。保卫党民兵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领袖人物应该是大卫-范宁(c.1755-1825)。范宁是个孤儿,他在南卡原住民朝贡区里长大,和切诺基部族有密切的关系,美国人民发动造反独立革命之后,范宁崛起成为保王党民兵中的符号人物。他非常聪明,会逃进切诺基人朝贡地区寻求庇护,这样在切诺基和爱国者政府公开决裂之前,爱国者民兵就无法进去抓捕。范宁先后14次被俘,他要么设法逃脱,要么被保卫党民兵营救,要么获得赦免,每次总能够化险为夷,而他一直顽强地效忠王冠和爱国者顽强奋战。范宁许多出格的恐怖攻击行动,因此战后南卡政府在颁布的保王党人大赦令拒绝赋予范宁赦免的恩典,范宁后来设法逃亡去加拿大生活。如果说范宁的形象相对负面,那么乔治亚的托马斯-布朗(1750-1825)的***之路则显得合理正当,他是为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和爱国者奋战。布朗是英格兰来的新移民,他原本不问政治,只想作一个低调的庄园主人。自由之子闯入他家里逼迫他加入爱国事业,布朗认为他的土地来自王冠的恩赏,他不会“拿起武器对抗给我这一切的国家。”,爱国暴民居然把他捆绑在松树上用酷刑折磨他。怀着私人恩怨和对王冠的忠诚,布朗走上***的托利党人道路,他率领白人和原住民组成国王游骑兵,在乔治亚对爱国事业造成一系列严重打击。美国革命成功之后,他移民去佛罗里达,后来他向帝国请愿获得战争赔偿,王冠恩赏他一片西印度群岛土地,他最终在西印度群岛绅士梦想,成为一位富庶的大庄园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