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17 03:15:27
第二十七章 没完没了(4)
在香江这几天,电视上没完没了地跟踪着大陆的重大新闻:国内一位开明派伟人在前几天猝逝,消息传至校园,北大、清华以至上海多间院校均挂满大字报和挽联,追思伟人。有的学生自发成立治丧委员会,准备在校内设立灵堂,并陆续有人前往北京广场,进行悼念活动。而悼念的口号除了赞扬该伟人之外,还逐步发展为对民主的诉求。
其中,上海复旦大学一场四百人的追悼会上,有学生发言,要求“一定要争取民主,民主是我们的权利”;而同一天,西安某电大的操场上,也有学生挂起挽联,题阅:“敢说敢干公正坚韧不拔是您的精神,民主科学法制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第二天,开始有学生在北京广场聚集,游行到人民大会堂东门举行悼念活动,而丨警丨察未能有效驱散群众,当晚,广场上已聚集上千人。翌日凌晨,约三千学生从北大前往广场,沿途近千名清华学生加入,大清早,成百上千学子在大会堂前静坐,要求人大常委接见,并向常委提交请愿信,提出包括正确评价已逝伟人及惩治贪官污吏等七项要求。
事件迅速膨胀和发酵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均有学生走上街头,响应悼念活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活动的矛头直指某贪污腐化的政党,尤其当时权倾一时的李姓领导人,更成为众矢之的,要求他向国民谢罪、立即下台的呼声响彻神州……形势每天都变化着,一江之隔的香江,再度笼罩在紧张的白色恐怖之中。
对于时政,我不大关心,谁下台谁上台关我屁事,管你白猫黑猫,能让平民发财,过上富有、安定、公平、有尊严的生活,那就是好猫,姓李也好,姓赵也好,一切与我无关。
然而,事态的发展相当迅速,我在港呆不到一个星期,大陆那边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伟人的追悼会举行当天,北京广场坐满等待一夜的几十万学生,军队不得不加入维持秩序,学生们在人民大会堂东侧按学校列队有序地静坐,不少学校组织纠察队维持秩序,当广场上的喇叭宣布追悼会开始后,学生自动肃立,齐唱国歌,不少学生当场流泪痛哭,气氛肃穆。
下午,追悼会结束后,虽然学生挺满意赵姓领导人极大赞美伟人的悼词,但接近一昼夜的静坐仍没有等到人大对请愿要求的复函,不少人情绪激愤,学生骨干担心入夜出事,决定撤出广场,并通电全国,进行“无限期罢课”。
紧接着,西安、长沙出现后来被称为“四二二事件”的严重骚乱,据电视新闻报道,当晚5时起,西安有人焚烧两辆汽车和五间房子,另外西华门、钟楼附近有商店被抢掠,西安公丨安丨大举辑捕270余人,其中学生占72人,初审后164人被释放,余下的一百来人在押。同一时间,长沙、武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骚乱。
次日,赵姓领导人未理会田姓国家元脑的劝告,决时按原计划出访朝鲜,其目的,是避免让外界揣测国内政局不稳。同时,他重点申述三点立场:第一,追悼会已结束,坚决劝止学生游行;第二,严惩打砸抢行为;第三,通过多层次对话,疏导学生回校复课。
而这一天,北京高校学生成立临时高联,并向全国各高校倡議无限期罢课,申明事件焦点已由“悼念”变为“争取自由民主”。当天北京《科技日报》突破新闻封锁,在头版报道学生游行活动,称“学生的行动代表了十亿人民的呼声”……
四月二十五日,一篇颇具争议的社论出炉,并在次日刊登于《人民日报》头版,该社论把这次全国学生的活动定性为“动乱”,学生、家长、教师、甚至干部都感到相当震惊。当晚,学生骨干召开记者会反驳该社论的不当言论,再度要求与李姓领导人对话,并要求公丨安丨部长和新华社社长道歉。最后,学生们決定举行次日的大游行。
四月二十七日的游行,不少学生都写下了遗书,十万人上街,虽被政府明文禁止,但当天警方并未强硬阻挠,而学生的标语,也相当理性,如“和平请愿,不是动乱”、“打倒官僚”,以及“拥护***”等等,游行秩序良好,最终和平落幕。
香江新闻媒体每天都在追踪事件,风云变幻的形势让我不得不担心政策有变,影响到小慈居港权的申请,于是,香江的文件、手续一办妥,我就立即返回G市,向当地相应部门提交小慈移居香江的申请文件。
尽管和小慈在G市的生活并不是水深火热,但冯书记留下的阴影,仍不时缠绕小慈心头,国内始终是个是非之地,而香江,却被形容是遍地黄金的花花世界,小慈也渴望能早日踏进香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