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21 03:32:06
第二十七章 没完没了(8)
大叔不愧为大叔,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还要多,只见他稳如泰山,有临危不乱之态势,手中的报纸一扬,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你以为你所说的问题,我没看到么?但有一点大家必须明白,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走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路,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点问题,出点差错,在所难免,只要方向是对的,就应该敢于前行,向目标进发,磕磕碰碰的不能太在意……”
“大叔,你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是在走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路,问题是,从建国开始,我们一直在摸石头过河,说是方向没错吧,但六十年代初,全国死了多少人?一句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就把责任推给了老天爷。再说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的那场浩劫,害了多少人?足足又耽误了十个年头——人生在世,能有多少个十年?你敢保证接下来再没有灾害,再没有差错?——或许你说得对,改革开放十年来,大家的生活都在好转,但同一时期,海峡对岸已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了——我倒是想问问,为什么有现成的经验不借鉴,非要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非要摸石头过河,非要磕磕碰碰?”一个女生,向大叔发出连锤追问,搏来的,自然是阵阵掌声。
“同学,你说的是政体的问题,已超出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大叔摘下眼镜,在衣服上轻轻拭擦着,一边不紧不慢的说道:“你们要求民主,要求全民选举,其实,这事大家都在探讨,但西方这一套不适合中国国情,若大的中国,抚养着十万万民众,全民选举只会引起动乱,难以控制,到时候影响经济发展,受苦的还是底层的老百姓。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一但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国家誓必四分五裂,土崩瓦解……”
“大叔,这只是你个人的臆测,或只是藉口。凭什么说实行民主,国家就会动乱?国家就会分裂?中国人口多,就非得中央集权?印度人口也多,但印度实行的就是西方式的民主,却没见印度四分五裂,土崩瓦解呀?咱们不能因为莽断,就把民主否定……”说话的是中大的学子。
“说得有理,”坐在门槛上的一个男生挥着手插话,“我是华师大历史系的,说到印度,我也来插几句。每当政府媒体说到印度,都爱拿印度的贫民窟来说事,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印度大城市,都有大面积的贫民窟,里面聚集着几千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却没见哪个城市有这样的贫民窟,那是不是咱们国家就没有贫民?就我知道,G市各区都有所谓的收容所,实行严厉的户籍制度和收容遣送制度,没有当地户口,没钱办临时居住证的贫苦大众,目的只是想在城市里找份相对高薪的工作,往往却被无情的收容,驱逐出大城市之外,即使咬着牙买到一本临时居住证,但他们的子女,根本无法进入本地的学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我们伟大的政府,就是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村里的贫苦大众相拒于千里之外。你们说,我们的城市能有贫民窟吗?能不比印度好吗?……”
话音没完,另一个男生抢着说:“政府对贫苦大众的疾苦置若罔闻,主要还不是因为他们手中没选票?在印度,政府敢这样吗?人们用自己的选票,随时就能一脚把它踢下台,哪一任政府敢不讨好劳苦大众?这就是民主的好处,可以让平民享受平等的待遇,享受自主的权利,而不是集中到个别利益集团手中。”
“同学们,你们看问题还是太片面了,印度实行的民主确实比较成功,但印度经历英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西方的一套在印度人民大众之中已是根深蒂固,语言、文化、教育、司法、甚至一些生活习俗,都在大英帝国的统治下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他们要实行西方式的民主,自然水到渠成。但反观咱们中国,大清一直掌握政权,顶多是平殖民半封建社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后,全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然后是日本侵华战争,之后又是好几年的解放战争,可以说,那段时期,中华大地的战火几乎从未平息过,到了四九年,在中国***的领导下,终于统一祖国,让全国人民过上太平的生活,就这一点,***已是功不可抹,作为一个新的政党,要推翻人民大众头脑中固有几千年的思想,谈何容易?直接照搬西方的一套,国内人民能接受么?国家能不乱?”大叔说得情真意切,寥寥数语,已把中国近代史清晰地梳理一翻,细品之下,让人感觉合情合理。从他的谈吐可以推断,这位大叔即使不是退休或在位的高官,也必定是位学者,一位研究历史、或党史、或人文法学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