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40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10-23 01:01:24

第二十八章 圈(1)

火车并没有到达北京,而是在保定市停了下来,据说北京已实施戒严,外地的学生、工人、记者等均被禁止进入北京,避免添乱。

无奈之下,我在保定呆了好几天,而这几天里,大街小巷无不谈论着北京的情况,大家都在为国家的政局担心不已……

据说,五月十九日傍晚,赵姓领导人突然前往北京广场,含泪向学生道歉、劝学生们撤退、并承诺政府不会秋后算账,当时,他老泪纵横地向学生们说道:“你们不像我们,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了……”,说罢,他还向在场学生鞠躬,学子们都非常感动,或鼓掌、或哭泣,纷纷请他签名,而这次,也是该领导人下台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赵姓领导人夜会学生约五个小时之后,北京戒严令正式下达。五月二十日早上十点,国务院总理李姓领导人在电视上颁布北京部分地区戒严令,军队开往长安街,学生紧急到各入城路口拦截军车。当夜从外地调进北京的部队,分乘卡车、装甲车和坦克,从丰台、六里桥、沙子口、呼家楼等处向北京广场进发,路上却被市民和学生们设置的路障阻拦。

赵姓领导人失势,整个形势向着非常不利于学生运动的方向发展。北大自治会开会决定,除了继续派学生阻挡各个地方的军车外,需立即展开推动学生们撤离广场的计划。翌日,香港民众发起自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百万人大游行,声援北京学生,并成立支联会发起筹款,数以百万的捐款立即送到支联会的户口,为北京的学子们打进一支强心针。

此时,政府与示威者展开最后的拉锯,军方派出直升机来回到广场上空撒下大量用大号字印刷的李姓领导人讲话传单,引起广场上学生的骚动。

五月二十三日,北京举行百万人大游行,不少机关,干部,文化界、科技界、工业界人士参进队伍,喊出李姓领导人下台的口号,当晚,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会(北高联)由广场迁回北大总部进行改组整顿发展会议,决定由各个常委出面,向本高校与相关院校传达会议精神,并将通过各个方面努力推动学生撤离广场,以稳定局势。

五月二十四日,北京市急救中心公布,自学生绝食请愿以来的十一天中,北京市各大医院共救治学生9158人次,留院观察8205人次,暂无一人死亡。

五月二十五日,备受关注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姓领导人从加拿大飞返回国,却以身体不适为由,留在上海“治疗”,并没有回北京召开相关会议。

……

小道消息铺天盖地,讯息万变,我已无法按捺,几经打听,以钱开道,好不容易才找到愿意送我到北京的三轮摩托车。这一程路上,碰上不少北上的学生,他们有的和我一样租乘摩托,有的坐牛车、马车,有的甚至沿着铁路步行向北走,他们的执着,让我感动。但驾车的师傅劝告我不要搭载沿途的学生,否则很难混进北京城,而事实上,这段路经常得走走停停,为了避开沿路的关卡,有时候不得不绕一个大弯,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竟走了两天。

到达北京的日子,刚好是儿童节,但北京城里,却看不到儿童灿烂的笑容,相反,处处弥漫着深沉肃煞的气氛,通往北京广场的主要干道,堆放着一道道由学生、市民建起的路障,自行车、手推车、废旧沙发、缝纫机等等,用一条条腕口粗的大铁链锁了一圈又一圈,有的路口还驶来公交车,横放在马路上,方向盘被拆掉,与粗大的木方连成一体,筑成一道民主之“墙”,而墙外,路障的另一边,停着一辆辆军车,有运兵卡车,装甲车,甚至坦克, 这架势,显然不像在吓唬, “硬命令”一但下达,难保这些国家机器会不会辗向不听话的蚊民。

关卡上,学生、工人、市民等等与军队互相对峙着,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地试图说服对方:军人请求学生们尽快回校复课、工人们回厂复工、市民们回家休息,并立即为军队让路;学生这一边,也在尝试劝说军人们放下武器,一同声援这次人民大众对民主的诉求运动。尽管当时的情况有点混乱,但双方均保持克制,相互间保留着对话交流的渠道,有些民众还为部队战士送饭送水,显现出军民和睦的表象。

那一刻的我,却是心急如焚,自G市出发那天算起,已将近十天,我用了十天的时间,才赶到这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漩涡中心,而我的弟弟,或许正在这风起云涌的漩涡里,但我却依然没把他找到。

趁着关卡的混乱,我挤了过去,向北京广场中心进发,整条干道上,学生们骑着自行车来回送水送粮,通报“军情”,显得紧张而有序,路上的关口一道接一道,像是要把广场围成一个铁桶阵,执着的学生、市民,似乎得不到政府严正的回复决不甘休,但是,他们具体的诉求是什么?政府能答应么?……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