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信还有宗侄名贴,这两样都是能让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近的,当贾政看到时,他自然而然地对贾雨村有了好感。相见之后,语言投机,更加优待贾雨村。现在可以看出当初贾雨村弃官的作用了吧,能得林如海的一封推荐信,就不枉做了那么多的牺牲!可能信里还提到甄府对他也很欣赏,加上从各种渠道得来的贾雨村表现一贯良好的情报,让贾政不再怀疑了。此时的贾雨村,对贾府主要人员的习**好了然于胸,并投其所好;以他隐藏之深,贾政这个实诚君子未能看穿受其蒙蔽也是意料中事。脂批也指出:【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虽政老亦为所惑,在作者系指东说西也。】人总是这样,以为自己帮了别人一个大忙,他总要知恩图报吧,于是防人之心尽无,这算是人之常情。玩心计,君子又怎是奸雄的对手?
贾政既对贾雨村青眼有加,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
日期:2012-11-13 20:34:16
177===
贾政既对贾雨村青眼有加,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
贾雨村东山再起,写来轻描淡写,却韵味无穷。脂批批得好:一个“谋”字用的是春秋字法。个中意味,各人自解,想那贾雨村,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曾经犯过错误的同志,现在不仅复职,还“谋”到了金陵应天府这样一个重要岗位,可见贾政真的是出了不少力的。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贾政这样一个小小的员外郎,那来如此大的政治能量?其实,这点稍作分析就容易理解了,贾政虽官不大,毕竟宁荣二公是开国功臣一门双公,政治人脉还是有的;更重要的是,贾府背后还有义忠亲王的强势支持,贾雨村正是依靠多年积攒下来的人品,终于取得了义忠亲王集团的信任,才有了这次的成果。当然了,还有忠顺亲王,他也乐观其成,只是他不直接出面,顺水推舟,暗中帮一把。有两大势力明里暗里助推,贾雨村满血复活完全无压力。
终于成功地与贾府连线,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暂时还不能在京城与贾府过招。不过没关系啦,一步步来,总有再杀回京城的那一天。另外,金陵应天府也很有挑战性,那里有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以及甄宝玉家坐镇,是义忠亲王的传统根据地,到那里去担任地方行政长官,是很艰巨的任务。此时正是个施展才华显示能力的机会,贾雨村去了,还可以利用府尹大人这个身份培植自己的势力。要成大事,总得有几个好帮手,冷子兴张如圭等就是他之前发展起来的。于是贾雨村接受了这次挑战,此时复出正其时也。
在《红楼梦》里,接下来的情节就是黛玉进府了。既然到了,那就顺便说一下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黛玉进府》作者花了不少篇幅来写,多少红楼爱好者尤其是女性黛迷们痴迷其中,为宝黛的人生初见击节叫好。文章是写的不错,曾被编入高中教科书供人瞻仰。不过话说回来,这段情节并不是书中主线。《红楼梦》前十六回是和谐后的《风月宝鉴》,情节基本上是围绕秦可卿贾雨村两人来展开,林妹妹这样比较纯的萝莉不太适合在《风月宝鉴》这种重口味的书里出现的。若等风月戏唱完再出场,那要到十六回之后,作为《红楼梦》的女主角,出场时间哪能这么晚呢?太说不过去了,于是曹雪芹适当把她的戏份给提前了。不仅黛玉如此,宝钗也是同样状况,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前十六回有关黛玉和宝钗的故事情节,基本上是独立成章的,完全可以放回十六回后去读。可以说,要想读懂《红楼梦》,最好是把这些无关章节剔出来再看,这样故事脉络更清晰,情节内容更紧凑,提纯后的《风月宝鉴》更引人入胜。
黛玉进府、宝黛相会,还有稍后一点的奇缘识金锁,在很多同学眼中是经典之作,不过与《风月宝鉴》的主题无关,暂时无视之。闲话少说,再往下看,焦点终归还是要再回到贾雨村身上。于是他重装上阵,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日期:2012-11-14 20:13:08
178====
第五节重审葫芦案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便择日往金陵来上任。这不是他第一次外放地方官,想当年那个州县小官,没甚搞头,弃掉就弃掉了,这个选择现在看来是很明智的;现在春风得意,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心态和环境已和上次已完全不同了。
这金陵应天府果然是地方重镇,事情还真不少。贾雨村刚到金陵,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件案子,就是著名的“葫芦案”,很重要的一个案子,作者也没跟读者废话,直接就切入主题。贾雨村审理此案的文章也曾被选入教科书,该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大意如此)。这是标准答案答错扣分,考试的时候照书画符是应当的,不过在考完之后记得要把这些没用的东西都还给老师。
离题了,打住,接着往下看。在开始审理这个案件的时候,贾雨村表现得很正常,一听案情即义愤填膺,表示要按党纪国法严肃处理,大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架势。
这件案子的微妙之处在于,该案被告薛蟠,乃是金陵四大家族中薛家的重要人物。我们知道,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利益共同体,敢动薛蟠就等于与四大家族为敌,在四大家族的地头和他们作对,很危险;而贾雨村呢,刚被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保举为金陵应天府的地方行政长官,甫一到任就拿贾家的亲戚开刀,也太不为给贾家面子了,有这样做人的吗?这不象是他奸雄的行事风格。
日期:2012-11-15 20:35:32
179===
果然,事情很快出现转机,就在他将要发出逮捕令拘捕薛蟠的前一秒,眼角余光突然发现案边有个门子对他使眼色!不对,有问题,此事果然蹊跷!虽说是府尹大老爷办大案,但还是要适当考虑一下下属小门子的意见的,于是果断退堂,转到密室找门子谈心。
一谈之下,才惊觉门子原来是老熟人,当年一别之后,相隔八九年,竟然在此处再见,真可谓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原来,当年贾雨村见到义忠亲王前,曾在王府周围潜伏一年多,门子就是那时相识的。按现在《红楼梦》的说法,门子是甄府隔壁葫芦庙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辗转到此间做了门子。根据前面推测,《红楼梦》乡绅甄士隐是义忠亲王的马甲,那甄家隔壁这个小沙弥本来面目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依稀可看出本尊原来是义忠亲王府里传达室看门的保安(或秘书等其他类似身份,要符合两个条件:一和贾雨村在亲王府时打过交道,二是曾经见过英莲郡主)。
本来他乡遇故知是件幸事,就如同前面与冷子兴的奇遇,理应高兴才对,不料此处贾雨村记起往事,却如雷震一惊!你道是为何?原来当年贾雨村来到义忠亲王处卧底,按计划他当时是以一介穷酸的形象出现的,但义忠亲王是何等样人,不是谁想见就见的!特别是那些衣冠不整之辈,没有个引荐人,想进王府得先问过门前传达室的大爷们答不答应,这一点看看刘姥姥进荣国府时门卫的排场就不难理解了。贾雨村于是在义忠亲王府周围晃悠多时,不得其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