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早起的佣人发现了崔氏的尸体。她吊在平时常坐的那个小亭子里,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太守后花园的场景,也能看见朱买臣去府上办公的小道。
崔氏走了,但在她去世后的两千多年里却一直遭人非议,其实这也怪不得众人。在感叹其命薄无福一生受苦的同时,也对其嫌贫爱富冷酷无情的行举痛加谴责。毕竟人们都身处于现实中,对她的批判和声讨包含着人们对夫妻之间同甘共苦永不言弃的赞美和期盼,也包含着对配偶贪图富足不能厮守终身的恐惧和不安。
在民间传说及明朝传奇小说《烂柯山》、元代杂剧《渔樵记》和民国年间的剧本《朱买臣休妻》里,人们对崔氏又进行了演绎,称崔氏听说朱买臣成了朝廷命官要回家任职后,在路上拦住朱买臣所乘之马,希望能重修旧好破镜重圆。朱买臣将一盆水泼到地上,对崔氏说如果她能把水收回就再做夫妻。泼出去的水哪里收得回来?崔氏无奈,只好离去。这段情节还有个有趣的名字叫叫《马前泼水》,并且由此造就了一个成语——覆水难收,以示情意已尽破镜难圆之意。
其实,真实的崔氏也并不是如此惫赖泼皮和无心无肺的人物。正史记载,崔氏嫁人后,与丈夫上坟时遇见朱买臣担着柴薪路过,见前夫饥寒交迫,崔氏觉着可怜,还把上供的食物拿给朱买臣充饥。由此可见,她并非那种全无情义之人,对她最终选择自尽令人感到同情,也觉得大可不必以此极端的方式了解这份关系,她完全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但尽管如此,崔氏不能与丈夫患难与共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有悖夫妻之情、为人之道的行为应当受到世人的唾弃。而被崔氏认为是丢人现眼以至成为她离婚改嫁导火索的朱卖臣负薪读书,却早已成为催人上进的榜样,甚至被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首、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的《三字经》编入,称赞朱卖臣“如负薪”,“身虽劳,犹苦卓”,成为中华民族教育后代奋发进取的典型楷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