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4-11-27 10:25:48

(接上文)

总而言之,在1870年左右,清廷的财政是十分拮据的。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如果选择开战,那就是自寻死路。醇亲王、李鸿藻这些主战派,也就有那么一点坐而论道的本事,真要他们上战场,估计会比马尾海战中的张佩纶还跑得快。

在天津教案发生后不久,法国和德国之间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军在战争初期就连吃败仗。1870年9月2日,法军在色当遭遇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十万法军投降德军。当时,天津教案正在交涉中。于是,便有不少的历史学家指责曾国藩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在谈判桌上为中国争取更大的利益。也有人认为,清廷没有利用这一机会向法军开战,是非常愚蠢的。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天津教案发生的时候,中国和欧洲并没有直达的电报线路。按照当时的信息传递速度,中国要获得来自欧洲的消息,需要将近一个月。所以,曾国藩得知普法开战是在1870年8月,得知法军在色当遭受惨败是在1870年10月。这样一来,普法战争的爆发留给曾国藩的斡旋空间并不大。

虽然曾国藩得知普法战争开战的时候,正是天津教案谈判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信息传递滞后,曾国藩不清楚普法战争的进行情况,所以他没能很好地利用普法开战这一重要时机压制住法国方面。当法军战败的消息传来时,天津教案的相关谈判已经结束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