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02-19 20:51:37

晚清的改革开放,自1860年开始。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也可分为三个时代:经改、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改时代。恰巧的是,这三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言人。他们分别是经改时期的曾国藩、社会变革时期的李鸿章,以及政改狂想时期的袁世凯。

在此,我们不得不梳理一下大清帝国的改革脉络。首先是经改时期,如果说1840年的《南京条约》尚未确立帝国政府的改革脉络,那么1860年,京城沦陷,圆明园被付之一炬,火光在送走了咸丰皇帝的同时,也为大清国送来了慈禧太后,更送来了打开国门,专心经改+的决心与信心。

辛酉政变之后,通商口岸的范围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沿海一线城市。外国传教士也大可在中国进行传教,而不必受到帝国的法条之中对于洋人境内旅游权限的诸般限制;除广州“十三行”之外,其它各通商口岸,也都渐渐的开始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上接收“洋务”的洗礼;在北方沿海城市的海湾上,像模像样的码头也渐渐的多了起来。1862年,总泊位达到27个的天津码头的正式落成,标志着这个位于天子脚下的特区,真正进入了严格意义上的以前工业文明为表征的经改时期。

帝国要搞经改,那么,人选自然重要。向来主张放弃路线斗争、大搞经济建设的湘军统帅曾国藩,便自然成为了朝廷的不二人选。这位向来以“剃头”著称的彪悍儒将,在经改方面也同样有着自己独到的手笔。他以自己一贯的“练兵”为起点,从军械入手,提出“西国器械”要远优于国产装备,进而,曾国藩在安庆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军工厂,著名的安庆内军械所。情形果然不出所料,装备了西洋器械的湘勇、团练,虽然没有在战阵中发挥太大作用,但至少看上去较之土气的绿营官兵要精神许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