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体积很大,密度很小。口语中也称扫帚星。
【辨析】
人们常把“彗星”的“彗”字写错,在甲骨文中,“彗”像扫帚的形状,没有心字底。
【起源与演变】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在甲骨文中像一把扫帚,本来是象形字,后来在下面增加了“又”字,构成了会意字。小篆中,“彗”字的上半部分是指细而茂盛的草,下半部分的“又”代表手,它的本义是用细而茂盛的干草扎成的扫帚。隶书将上半部分写成两个“丰”字,下半部分的“又”写成“彐”。
【例句】
真宗即位﹐有彗星见于东方。
丁谓《谈录》
且永初以来,政事多谬,地震宫庙,彗星竟天,诚是将军用情之日。
范晔《后汉书·李固传》
【字里字外】
天文学上将在偏长轨道或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类天体称为彗星。彗星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组成。其中,彗核主要由冰冻的水、二氧化碳、氮和尘埃等物质组成,是彗星中最明亮的部分。彗发是指彗核周围那一层蓬松状的物质。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风把彗发中的气体和微尘推开生成“彗尾”。彗星的体积非常庞大,彗尾可长达几千万甚至上亿公里,但物质却非常稀薄,密度大约只有地面上空气的十亿亿分之一。
彗星的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三种。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彗星称为“周期彗星”,它们周期性地围绕着太阳公转。在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上运动的彗星称为“非周期彗星”,它们绕太阳转个弯就一去不回了。彗星看起来就像一柄扫帚,所以又被称为“扫帚星”。古代人们往往把战争、瘟疫等灾难归罪于彗星的出现,后来“扫帚星”就用来指带来坏运气的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