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9-17 10:56:47
@老夫无奈 55 唐僧也在战斗
十六、十七两篇,讲述的是观音禅院的故事,十六回的篇目的头一句是“观音院僧谋宝贝”,如果改成“观音禅院僧谋宝”,似乎更捋顺一点儿,老吴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观音院”、观音的家。其用心何在,不难揣测。
这个故事的主角,自然是观音了,老吴是怎么描述观音的,如上;二号人物,是大圣,老吴是怎么图解大圣的,如上;三号人物,是唐僧。其它的,什么黑熊怪、老强盗之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足挂齿。
在观音家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恶心事,唐僧这个不愿意西天取经的人,怎么看?从观音拒绝讲解《三藏》真经,到观音院里住满强盗,唐僧该怎么评价自己的门派?该怎么反思自己平生所学?
从比宝那一刻起,唐僧的心,就拔凉拔凉。
十七回:那三藏想着袈裟,那里得稳睡?忽翻身见窗外透白,急起叫道:“悟空,天明了,快寻袈裟去。”
唐僧几乎当成了周扒皮,玩儿半夜鸡叫。没有袈裟就不取经了?有了袈裟,以后不是会惹来更多的麻烦么?什么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袈裟就不是空?干嘛如此的拿得起放不下?
大圣要去找袈裟了,唐僧反倒拉住了:什么时间回来?我可等不起!
你瞧,又玩儿起了一哭二闹。实际上,唐僧已经不是在要袈裟,而是在搅局了——反正我不想去取经,反正我不去取经根本就不行,可着劲儿搅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