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苏威的母亲病了,苏威辞职回家,悉心地照顾自己的母亲,也许是太悲伤了,苏威一下子瘦得就剩皮包骨头,隋文帝杨坚心疼地对他说:“你的品德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是天下孝道的楷模。但是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国家爱惜身体啊!朕对于你来说,既是国君也是父亲,希望你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能再这样忧伤下去了!”(古时候,人们很讲究孝道和礼节,苏威这次在隋文帝杨坚心里又赚取品德分了)
很快地,文帝下诏书要苏威来朝廷上班,国家可不能没有苏威啊!苏威拒绝了文帝的任命,他的理由是自己的母亲病还没好呢?自己悲痛欲绝,怎么能候去任职呢?(我猜想苏威这时候心里应该是想去上班的,但是他故意拒绝一下,这样好表示自己是多么地孝顺,品德是多么的高尚,又在文帝的心里面加了品德分)
隋文帝杨坚又下诏书不允许苏威拒绝,苏威也就只好去朝廷上班了。
第二年,也就是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驾幸并州(山西太原),命令尚书左仆射高颎和尚书右仆射苏威留在长安管理国家大事。
日期:2014-06-07 20:46:10
隋文帝四大重臣(7)
苏威的儿子苏夔(音葵),很好的继承了父亲苏威的优秀基因,非常聪明,出口成章,享有盛名。
一次,苏夔和国子博士何妥在一起讨论修订音乐(当时的统治阶级十分重视音乐,认为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国一定要有一个正统的音乐,音乐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果这个国家的音乐出了问题,是一个国家亡国的前兆,所以有“亡国之音”这种说法。隋文帝杨坚是个有远大抱负的皇帝,他希望自己的王朝是个伟大而长久的王朝,所以,他希望制定出一套正统而规范的音乐。当然,古时候的所讲的音乐和我们现在所讲的音乐有着天壤之别。我认为之所以,古时候的统治阶级十分重视音乐,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主要是受孔子学说的影响。我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仁”,那么究竟何为“仁”?在我看来“仁”和“好”是相对应的,凡是做好事,就叫做“仁”,做坏事就叫做“不仁”,说白了,孔夫子就是要大家做善事,做好事,即给别人“仁”,一件坏事都不能做,因为那样就“不仁”了。但是怎么很好地做到“仁”呢?怎么才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孔夫子想到了要靠“礼和乐”来教化和约束人们,“礼”就是礼节,做人做事都要有礼节,要有“礼”,乐就是古时候所称的音乐,我认为“乐”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怎么能知道人们有没有很好地遵守礼节了呢?只要看看“乐”就行了,如果这个国家的“乐”即音乐出现了问题,说明这个国家的“礼”也出现了问题,“礼”出现了问题说明这个国家的秩序或风气就出现了问题,人们怎么可能做到“仁”呢?那么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两个人各有一套学说,说也说服不了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