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2-06 13:34:00
德宗这才派遣宦官向陆贽传达口谕,称:“朕本性喜欢以诚待人,也能接受劝谏。自以为君臣是一体的,全然不会提防,正是因为对人毫无猜疑,才被奸人欺骗耍弄。如今发生如此大的变故,朕思来想去,并没有其他原因,主要还在于朕对人太过真诚了。另外,谏官在论事时,往往夸大其词,很不谨慎,喜欢把罪过推到朕的身上,自己博取美名。朕自从即位以来,见过当面上奏论事的臣子很多了,内容大多都是大同小异,道听途说,朕进一步盘问下去,往往理屈词穷,如果真的遇到真才实学的奇才异人,朕岂能爱惜官爵、不破格提拔呢?朕有以往这种经验,见他们不过如此,所以近期才很少接见他们,与他们当面讨论政务,这并非朕怠于政事,卿要理解这一点。”
陆贽认为,君主对待下属,应该以诚信为本,就算谏官言辞不妥,也该予以包容,以期广开言路,如果以君王之威予以压制,以口舌之辩予以打压,臣下谁还敢再提意见,遂又上书说:“天子之道,与天道相仿。上天不会因为大地上生长了丑恶的林木,就不再令万物生长;天子也不会因为出现一两个小人,而拒不接纳谏言。……只有诚信,一旦失去,想再挽回就不可能了。一旦不以诚待人,就难保再会获取忠心;一旦失信于人,也就无人再言听计从了。陛下说的是因为自己太多诚信,而导致了这场灾祸,臣以为并非如此。”陆贽又说:“用智力来驾驭臣下,臣下就会逐渐诈伪;对人心存猜疑,他人就会逐渐苟且懈怠。在上位的如此行事,下属就会效仿;君主这样对人,臣下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君主。如果自己对他人不能做到全心全意,要求他人对自己尽忠竭诚,众人肯定会感到厌倦,是不会做到的。开始对人没有诚心,此后又说自己诚心了,众人肯定是不会相信的,由此可知,诚信之道,一刻也不能丢掉,希望陛下谨慎地坚持这一原则,并不断予以强化、实践,这决不是令陛下后悔的原因……臣还听说仲虺在赞美成汤的时候,并没有说成汤从来不曾犯过错误,而是说他知错能改;尹吉甫在歌颂周宣王的时候,也并没有说过周宣王是完美的,而是说他善于改正错误,由此可见,圣人的意思非常明白,并不是以不犯错误为可贵,而只把知错能改当成最可贵的。这是因为,只要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一定会犯错,不论是上等智慧的人或者是下等的人,都在所难免,只是智慧的人能够改正错误,选择善行,而愚蠢的人则以犯错为耻辱,明知不对,还文过饰非。选择了善行,此人的德行就会日益提升;坚持谬误,最终会恶贯满盈……谏官弹劾事情时,漏洞百出,又自吹自擂,虽然人品谈不上忠厚,但对于陛下的德行并无损害。陛下如果包容采纳,传播出去只能增加陛下的圣德,可是如果陛下拒不接受,陛下这种态度,又岂能杜绝人们传播出去、不让人们知道呢?……那些并无实效的无稽之谈,不必采用;那些合情合理的质朴之言,就不要不听。那些不善言辞而提出的建议有实效的人,并非是愚蠢的;那些花言巧语而利欲熏心的人,也不是什么智者。总之来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核实,重视最终的结果,没有别的标准,只在于一个善字……陛下又说:‘当面上奏论事的臣子很多了,内容大多都是大同小异,道听途说’,臣以为,众口一词的事情,更能说明人心所向。其间一定有可行之处,也说明事情的严重性,恐怕不应该一概置之不理。陛下又说:‘朕进一步盘问下去,往往理屈词穷’,臣却认为,陛下虽然令其人哑口无言,但未必没有道理可言;虽然封住了他的嘴巴,但未必会让人心服口服。”陆贽又说:“身为臣子的,没有不愿意尽忠的;身为君王的,也都想治理好国家。然而,臣下往往觉得君王没能把国家治理好,而君王则经常抱怨臣下不忠。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君臣之情沟通不畅啊。臣子的心情无不想让君王知道,君王的心情也总想让臣子理解,然而,又为什么会存在上下隔阂这种情况呢?这就在于存在九种弊端。这九种弊端,君王有六种,臣子有三种。君王容易存在的六种缺点是:一、好占上风,总想高人一等;二、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犯错,就感到很没面子;三、喜欢把人驳得体无完肤,以显示自己高明;四、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五、经常对人非常严肃,显示自己的威严;六、恣意妄为,刚愎自用。臣下身上容易存在的三种缺点是:一、阿谀奉迎,对君王非常谄媚;二、患得患失;三、畏惧怯懦。君王争强好胜,就会喜欢听溜须拍马的话;君王觉得被人指出自己犯错是一种耻辱,就不会听取臣子的谏言,那么那些谄媚的臣子就会顺着君王的意思说话,君王也就再也听不到忠言和实话了;君王喜欢逞口舌之快,反驳臣下之言,君王卖弄自己的聪明一定会揣测臣下怀有诈伪之心,那么那些首鼠两端、患得患失的臣子就再也不会把想说的话和盘托出了;君王对人非常威严,就不可能和颜悦色地待人接物,君王恣意妄为也不能接受规劝,承认错误,那么那些怯懦的臣子就会远远躲开,不会再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了。以天下之大,百姓之多,宫阙之深,地位高低悬殊之大,从最底层老百姓算起,能够见到陛下的,千万人中不能有一人;见到陛下又能给陛下建言献策的,又千万人中不能有一人;就算见到陛下,能够建言献策,君臣之间又存在这九种弊端,上下之情能够保持通畅,可谓是太困难了。上情不达于下,百姓就会迷惑;下情不达于上,则君王疑虑。君王疑虑就不会觉得臣民忠诚,而臣民迷惑就不会遵从君王的命令。臣民的忠诚不被君王接受,臣民就会变得悖逆;君王的命令不被臣民遵从,君王就会严刑峻法。臣民悖逆而君王加刑,朝廷怎不败坏?这就是自古以来,乱世多而治世少的原因。”他又说:“过去,晋国的赵武不善辞令,却是赵国贤明的大夫;绛侯周勃寡言,却成为西汉的佐命功臣。由此可知,那些能言善辩的人提出的建议也许并不可信,而那些被陛下问的无话可说的人,他们的谏言未必就一定没有道理。彻底了解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这在昔日的圣王尧舜都觉得为难,岂能仅凭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就自以为把人看透呢?按照这种方法来体察天下民情,肯定很多都与事实不符,以此来考察天下士人,肯定会遗漏很多英才。”陆贽最后说:“劝谏陛下的人越多,越说明陛下的德行高尚;谏官的言辞越是直接恳切,也越说明陛下有容人之量;提意见的人的狂妄,更说明陛下的宽恕;提的意见越是不妥,越是体现陛下能够做到集思广益。陛下能够做到其中一点,就已经是十分高贵的品德了,这让提意见的人与陛下都能获益。提意见的人能够获得官爵的赏赐,而陛下则得到治国理政的好处;提意见的人获得劝谏的美名,而陛下也得到了虚心纳谏的美名。实际上,提意见的人有时候所提的并不适当,但如此一来,君王不论如何都会获得美名。君王忧虑的应该只有一点,那就是:唯恐提意见的人所言不够恳切,唯恐全天下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那么,君王就真的成就了虚心纳谏的高贵品德了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