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5-02 20:31:28
所谓“权摄官”是在宋朝长期存在的一种官员代理制度,也称“权官”、“兼权”、“摄官”,“权”是权且、临时、暂时的意思,“摄”是代理的意思,“权摄”合起来就是临时代理之意。
“权摄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在所辖州县出现职务空缺时,不等朝廷委派新官员就让自己的亲信僚属抢占位子,由于没有经过朝廷任命不能算正式官员,只能美名其曰“摄官”,也就是占着正式编制员额,干着正式工工作的临时工。
“摄官”是藩镇垄断人事权力,对抗朝廷的重要手段,因此赵匡胤针锋相对把限制“摄官”作为削弱藩镇势力的重要手段,他曾经多次发布诏令,严禁各地擅自差用“摄官”。
但问题依然是存在的,随着割据政权的相继平定,宋朝的版图面积不断扩大,对官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有些地方州县的官员出现“阙额”时,朝廷往往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特别是那些地处偏僻,路途遥远,未经开化的边远蛮荒之地,大家都不愿意去。
可地方条件再差,也是大宋的领土,总不能因为无官可差,无人愿任就拱手放弃吧?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赵匡胤又做出一项特殊规定,允许个别地区(比如现今的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的部分州县长期使用“摄官”,当然允许权摄的往往都是县令、主簿、县尉这类最基层的职位,而且这些编制内临时工始终还是临时工,不论干多长时间,表现有多好,永远转不了正,成不了正式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