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如同我们呼吸的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尽管如此,我们却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而只有在我们已经对某件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解读之后,我们才能对它进行思考。我们并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这种抽象概括能力需要我们自己后天的学习和创造。而实质上,概念化的过程是在事物与已有的概念网络之间形成联结与整合(因为概念都是相互关联而非独立存在的)。
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实质上都是通过“译码”或是建构概念的方式来赋予其心理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推论的过程。由此,这也进一步建构出相关的其他概念。这一过程对我们而言通常是自动化的,我们通常并不会意识到这一过程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理解事物的过程并不是先从不涉及概念形式的初步感知,到经由意识性加工将概念纳入我们已有的知识范畴来完成的。而事实正相反,概念和名称似乎是作为事物的固有属性与事物本身同时被我们感知到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树、云、草、道路、人群、孩童、日落等名称的事物。我们直觉地应用这些概念,就如同这些概念名称是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而不是我们人为后天加工的一样。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你必须掌握好自己构建概念的能力。你必须突破既有概念对这个事物的限制,多尝试其他备择概念。正如语义学家所说:“概念并不等同于事物本身。”如果你对事物的理解被一组概念(观念、名称)限定住,你的思维也会局限于单一的思路,概念与事物本身于你而言就是等同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