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0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4-09-21 20:20:53

(正文接续)

一般而言,大变革时代也是大贪官时代,新旧更迭会让无数人流离失所,而让一小部分人骤然暴富。无数的历史证明,人们很能忍受穷日子,但却难以忍受暴发户,尤其是官员暴发户。

当求情旧军士赶到闵府后,他们并没有见到闵谦镐,这位大忙人正在监督景福宫工程。那些穷当兵的可能从来也没见过闵大人,他们对这位大人所有的了解都来自于传闻。事实上,真正刺激旧军士哗变的不是闵谦镐糟糕的人品,而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巨额财富。

旧军士把替闵谦镐看家护院的库吏杀了,然后把闵府掀了个底朝天,最后把金银财宝和珍奇古玩一把火全烧了。这下,事情闹大了。

闵谦镐得知消息后吓坏了,他跑到高宗的寝宫景德宫避难。为了平息民愤,高宗不得不罢免闵谦镐,但已经无济于事。哗变士兵很清楚他们闯了大祸,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唯一的生路就是把事情搞得更大,让所有不满现状的人都参与进来,利用集体的力量对抗闵氏外戚集团。这也就是陈胜、吴广在两千多年前喊出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举大计”需要领袖,而哗变士兵连个组织都没有,他们急需一位懂政治、会组织的干将,他们想到了大院君。的确,大院君是当时的最佳人选,他既有能力又有意愿。可当旧军士恳求他出山时,大院君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老了,不问国事八九年了,国王陛下仁慈,怎么会出这种事呢,一定是搞错了,你们且回吧。

很显然,这不是大院君的真心话,那他为什么要发表这番外交辞令呢?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背负“谋逆”的骂名,诸君不要忘了,大院君的权威来来自于他那“卫道”的形象。

然而,大院君也无法掩饰他内心真实的渴望,一个被赶下台的人最渴望的就是翻盘,一个被亲信背叛过的人最渴望的就是复仇。大院君等这一刻等了八年,他六十二岁了,此生没有多少翻盘机会了。

在儒家文化圈混,你得懂得阴阳并用,只会阳的人办不成事,而只会阴的人做不成人。“卫道士”大院君既想办成事,又想做正人,所以他一面撇清与起义者的关系,一面又指使家臣潜入起义队伍,以便有效操控这支反政府力量。

大院君果然是政坛高手,在他的策划下,一支乌合之众很快变得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了。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来,汉城底层的市民和小贩也加入了起义队伍,人们迅速攻占军火库,捣毁“公检法”,释放政治犯。在整场行动中,起义者打出了“杀光闵氏,尽屠倭人”的口号。

此时,闵妃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这个女人不甘心坐以待毙,可是她又没有可供紧急调用的武装力量。本来,她可以派遣别技军弹压一阵,可是事不凑巧,别技军当天正好放假,营中只有日本教官堀本礼造和20几名士兵。起义者很清楚别技军是一个重大威胁,他们很早就赶到了别技军军营,不由分说地打死了韩籍营长和日本教官,最后将新式枪械全部捣毁。

在起义当天,反日情绪被迅速调动起来,起义队伍在沿途不断捣毁亲日派大臣宅邸,后来他们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日本大使馆。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在日本教官被杀后就得到了消息,他向朝鲜王廷求救,怎料王廷自身难保。花房义质感觉大事不妙,于是他一面组织工作人员自卫,一面准备弃馆逃跑。当天傍晚,起义队伍开始焚毁使馆周边房屋,以切断日本人的后路。花房义质绝望了,他在纵火焚烧使馆后带领手下携武器杀出重围。

事情搞到这个地步,所有参与起义的人都已没有了回头路,接下来,他们必须干掉闵氏外戚集团的总头目——闵妃和闵谦镐,这两个人都还躲在王宫中。第二天一早,起义者如潮水般涌入王宫,他们四处搜捕“闵家人”。这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日子,局面已经完全失控,尊卑、礼法、秩序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无边的狂怒和无尽的恐惧。高宗哪见过这阵势,一向懦弱的他崩溃了,他向生父大院君发出了求援。这一结果正是大院君所期盼的,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复出了。

在无数人的簇拥下,被流放了八年的大院君又回到了权力中心,他要拿回属于他的正义。当年,闵谦镐积极策划了驱逐大院君的政变,此刻他却向大院君摇尾乞怜。闵谦镐抱着大院君的大腿说:“姐夫,看在我姐的份上,救救我吧!”大院君冷冷一笑,回道:“当年,你怎么不看在你姐的份上,放过我啊?”之后,极其血腥的一幕发生了,在高宗和大院君的注视下,一代权相闵谦镐被无名兵士踢落阶下,愤怒的民众一哄而上,用铳、筑和剑将其打成了肉泥。

闵妃就比闵谦镐幸运多了,她在亲信的护卫下化装成宫女逃出了生天。起义队伍四处搜寻也没找到闵妃,生未见人死未见尸,他们害怕起来,因为闵妃一旦还政,他们将全部被清算!起义队伍六神无主,他们霸占着王宫不离开。

为了安抚起义队伍,大院君以朝廷名义宣布了若干政策,可总结为以下四点:一、公告天下,闵妃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不日后举行国丧;二、朝廷承诺将于近期发放所欠军饷;三、废除别技军,裁撤统理机务衙门,恢复被裁撤的旧式军营;四、政府系统全面驱逐闵系官员,重新启用保守派士大夫,回归闭关锁国的外交路线。

在得到上述承诺后,起义队伍放下了武器,退出了王宫,一场政治大乱暂时得以平息。

按中国干支纪年法,1882年为“壬午年”,这场政变因之被称为“壬午军乱”。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