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所以如此成功,一则因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分晋以后,事实上已成为三个主权国家,以魏的国力为最强。二则魏文侯励精图治,有识人之明,把规划进占河西的任务全部委之吴起。吴起不愧是典型名将,深深了解在什么情况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应该进一步指出的是:此后不久(大概是公元前387年后不久)因避魏武侯宠臣之谗,吴起改仕楚国,11 而秦献公于前384年即位之后亦忍辱持重,从事内政和军事的改革,不轻易言
11 《史记?魏世家》记武侯九年(前387)"使吴起伐齐,至灵丘。"设若吴起迅即改仕楚国,他在楚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最多不过只有六、七年时机。
战。这些因素正帮助说明何以公元前408年以后几乎四分之一世纪秦魏两国在河西地并无大战。
古今学人几无不同意现存《墨子》书尾《备城门》等十一篇最为难读,这是由于历代重文轻武,更由于原书有关城守诸篇部份原简在汉代遗失和错置。经过半个世纪中西学者的注、译和考诠,12 这些篇章里的错字、专词、术语和内容大致已能通读;读后大有助于加深了解秦魏河西战争在军事及政制史上的重要意义和墨者对增强秦国攻防战术的贡献。读了《墨子》最后这十一篇再重温《史记》,就会联想到选择地点修筑一座要塞城所需空中、地面、道路、桥梁、水面、地穴全方位所需军事工程技术及规模之艰巨和交战时动用机械与大小兵器种型之可观。坚而且厚的要塞主城城墙的顶部之内必须筑有利于与敌人短兵相接的"女垣。"主城四隅尚须筑有更高的"望楼"和与主城配合向敌人交叉侧射的若干"行城"和"杂城,"更无论外围的濠池、吊桥和木栅等屏障了。《备城门》开宗明义,禽滑厘请教墨子如何抵御攻城的十二法:"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轩车。"大体而言,"临"是攻者在城外:"积土为高,以临我城,"也指敌人所用高达数层楼的撞城车。"堙"也是积土为坡,主要似为填塞壕池。"钩"是钩引兵士上城的大钩梯。"冲"是从侧面攻城的"冲车。"云"梯"易懂,无须再释。"??"据《通典》卷一六○〈兵十三〉是"攻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