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人生行脚的常态 乐崇辉、刘玉梅口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时 间:2015年8月19日

地 点:台北市大乘精舍

访谈者:定宜庄

[访谈者按]我多年以来为北京同仁堂乐家人做的访谈,已经于2014年收入《个人叙述中的同仁堂历史》一书并已出版,但今年又从我的合作者张海燕女士处,听到了台湾省的乐家后人乐觉心先生准备在北京重新开设同仁堂乐家老铺的消息,并且在8月份动身赴台之前,得到了乐觉心先生的联系方式。这是我此行得以在台湾探访乐崇辉先生和他全家的缘起。在此先要对海燕与觉心先生的安排道声感谢。

早在11年前,台湾“国史馆”就曾派人为乐崇辉先生做过访谈并出版《乐崇辉居士访谈录》,据访谈者之一侯坤宏先生的“访谈后记”,该项访谈从2004年2月19日开始,至翌年4月26日结束,前后共进行二十七次,每次约两小时。终成该书稿并得以出版,前后费时近十年。我细阅此书,颇有收获,也深深感到这样一个有深度、有价值的访谈成果,已为后来者所难以替代。而我之所以敢把我这场区区两小时的访谈发表出来,则是基于以下考虑:

台湾学者为乐老先生做的口述,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同仁堂,而是他作为居士,对台湾佛教文化的贡献。据侯坤宏的后记说:“作为北京同仁堂后代的乐崇辉先生,何以成为国史馆‘台湾佛教人物口述访问’的对象?这与他在台定居后,所从事的佛教文化事业有关,也与‘大乘精舍’的缘起有关。以‘大乘精舍’为基地,每月发行《慈云》杂志,出版佛教经书,大乘精舍提供了一个佛教交流的平台,以居士身份从事佛教文化事业40年,可以说是战后台湾佛教发展的奇迹之一。”(352页)已经把该访谈的宗旨谈得非常清楚。而我更关心的,则是同仁堂后人赴台的经历和定居台湾之后的命运,还有这个北京著名的中药铺在台湾的发展。这与台湾学者的访谈,是两个不同的主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