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29 13:35:41
于是乎,新人赵贞吉摆起了老架子,谁都不放在眼里,对内阁事务挑三拣四,俨然一副内阁大佬的神态。
内阁首辅李春芳的脾气好,总会忍让三分;次辅陈以勤跟他是四川老乡,也不多计较。偏偏张居正做事跟心学一派很不对付,这就有张居正的气受了。
每每内阁里讨论朝事时,老赵总是摆摆手,笑道:“这不是你们小辈们所能理解的。”
这话类似于“大人说话,小孩儿不要插嘴”,话本身就不对。问题是赵贞吉混了这么多年才入了阁,也不过才排老末。不光如此,在内阁里,老赵对张居正总是呼来喝去,也不叫名字,简称为“张子”。
张子,你过来一下……
真招人厌烦,就这么一个人,排老末还倚老卖老。上面两个不做事,下面一个不懂事,张居正更伸不开拳脚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该怎么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处境呢?因为张居正的身份。
要知道,无论有什么不同,在政治派别上,张居正都是徐阶的门生,这一点不会改变。因此,你张居正就不能够打击徐阶一派,问题就在这儿,如果不压制他们,自己的执政理念就无法实行。
离不开又容不下,矛盾就这样产生了。而赵贞吉的入阁,使矛盾发展到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到这时,只有一个人可以解决这件事。
徐阶赶走了高拱,在他两人之间制造嫌隙,再交接给张居正。本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但他忽略了一层关系,他俩不单是朋友,更是政治上的盟友。
没有永远的朋友,却有永远的利益。高拱和张居正有相同的政治见解和利益需求,而且,高拱可以办到很多张居正办不到的事情。
引入高拱,可成大事。反复权衡之下,张居正拿定了主意。
可是,让一个致仕闲官一跃成为内阁大臣,这根本无从下手。仔细想想,谁也起不了这个头,但是高手总是存在的,真正完成这个高难度操作的,是一个江湖混混,他的名字叫邵方。
日期:2013-11-29 18:52:39
邵方,江苏丹阳人,自由职业,江湖人称“丹阳大侠”。
这个家伙不去用功读书考试,也不安家治产,却喜欢眠花宿柳,斗鸡走狗,年纪轻轻就四处混社会,搞活动。
聚众斗殴只不过是地痞流氓干的事,那样混破大天也不过是个地头蛇,要想混出名堂来,必须跟白道挂上钩,获取朝廷里大人物的保护才行。因此,邵大侠仔细思量之下,决定做一笔大买卖。
很快,他盯上了两个大人物。
不用说,第一个是徐阶,第二个是高拱,邵大侠先四出花钱托人,摸清了两个人的现状,准备登门造访两人。
当时徐阶退休在家,邵大侠便先去华亭拜访了徐阶,好说歹说,门房才放他进去。见了徐阶,不多几句话,邵大侠就表明了来意:“我能让你重新登阁拜相。”(能令若入相耳)
听完,徐阶楞了一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一会儿转过身去,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在逗我吗?满朝上下都是我的亲信故旧哎!
徐阶纵横捭阖、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这么狂妄可笑的人。此时他已然很享受退休生活了,随即对邵方冷嘲热讽了几句,也不多留,唤来家仆,把眼前这个大言不惭的江湖骗子打发出去。
就此碰了一鼻子灰,邵大侠心下烦恨,却不好多说什么。不必沮丧,还有机会,随后他马不停蹄地去了下一站——河南新郑。
当时高拱已经闲居了一年多,不过,他并没有闲情雅致去养花遛鸟打太极,而是在积极寻求机会重返政坛,所以高拱不会错过任何机会,哪怕是一丝。
邵大侠还是同样的话,起初高拱也不信这个混混,你一个无业流氓也敢高谈朝廷大事?!不信归不信,但高拱并没有撵他,而是留住他以礼相待,喝酒谈笑。
等到摸清了他的底细,高拱发现,此人确实不简单,应该算流氓中的文化流氓,敢赌博,有谋略,尤其擅长上下串联。到这时,高拱才有心跟他商谈细节。
交易过程简单如下:
邵方跟高拱要两万金,去帮他行贿跑门路。
高拱说,我很穷,没钱。
邵方说,那我帮你出钱。
高拱说,好。
先说交易的第三方,是几个太监,滕祥、陈洪、孟冲。尽管此时太监还嚣张不起来,但这几个家伙却在隆庆跟前特别得宠,因为他们特别能引诱隆庆玩乐。泡女人、喝夜酒、逛灯火……都是他们出的好点子。
不管怎样,这几个太监很顶用,是在大领导跟前说的上话的人。
于是邵方上京活动,遍洒金银,收买人心,不惜掏空家产下血本向陈洪等几人行贿,再亲自去游说他们。
果真,在不久之后,关于高拱复出的交易就达成了。
再一看,这哪是做买卖,像是搞慈善。不是,大家看仔细了,这就是一笔买卖,三方受益的大买卖。
第一,高拱复出,这是表层的;第二,陈洪等人受贿,又得到了将来内阁里的支持,对太监大有帮助;第三,邵方拉到了首相的庇护,一举成名,成为江湖老大。
所以说,邵大侠这是大投资换来更大的回报。应该说,高手在民间,此人颇有吕不韦的神韵。
在这里也有必要说一下这位大侠的结局,很明显,大侠只适合生活在武侠小说里。在高拱下台后,邵大侠失去了靠山。
万历初年,张居正柄政,还记得这个人这件事,此人手眼通天,上下跑动,破坏能量极大。张居正不给他深藏功与名的机会,便派应天巡抚张佳胤去追查邵方,最后以交通朝野、干预朝政为罪名,将邵大侠——肢解。
到底,黑道参与顶层政治,江湖老大也倒在了张居正手上。
紧跟着,又经过数不清道不明的内部运作协商,主要是张居正从中策应,掩人耳目,缓解徐阶一派的阻力,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