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各领地相较于帝国的政治地位提高了。虽然各领地仍然没有完整的主权,但领主们已经代替德意志帝国皇帝,成为政治活动中的关键人物了。从17世纪中期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倒台后的拿破仑统治下,德意志国土上的政治模式极其独特多元。神圣罗马帝国不再是中央政权发展的积极政治手段或潜在基础。相反,其持续的司法功能和相对消极的政治保护使许多较小的政治单元幸存下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大背景,这些碎片一样的小领地很容易被邻近的大公国吞并。从帝国的整体来看,这就是德意志的所谓“小邦主义”体制,德语称Kleinstaaterei。有人因此认为,比起17世纪末至18世纪日益强大的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德国更像是一个狭隘、落后的小国。从整体来看,帝国中央权力衰退。随之而来的却是地方相对高的集权倾向。小邦国里的领主通过削减下层阶级的权力以获取更多的实权。统治者还希望摆脱议会、庄园等任何可以代表人民(或至少人民中的一部分)一方的影响。在这所谓的“专制主义时代”中,不管成功与否,许多领主都努力获取更大的权力:他们建立常备军队;设立地方行政机构,用收税来供应军队;从领地管理中获利。与此相关的是领地内部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独立的封建贵族成为对宫廷趋之若鹜的贵族;自信的富人成为体制附属的官僚;由于强调顺从和奴性,市民成了臣民。有人又因此认为,这些发展对德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长期影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