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4.国共较量中的地缘政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无论是毛泽东所言“革命力量可以利用反动派之间的空隙而长期存在和发展”,还是陈诚说的“赣南山乡辽远,遂致更成化外”,都注意到了革命发展中的地域因素。确实,一个正在成长当中、尚处弱势的政治力量,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夹缝中求取生存、发展,有其不得不然之理,中央苏区的生存发展之路,离不开这一政治通律。

可以看到,在中央苏区生成的过程中,恰逢国民党内部先后展开蒋桂、蒋冯及中原大战,南京中央对远在赣闽边界的中共武装几无余力顾及,只能依靠地方部队尽力遏制红军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央苏区初期得以迅速成长的最重要外部条件。中原大战结束后,南京中央开始部署对中央苏区的全面“进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领导下,先后击败国民党的数次“围剿”,显示了红军灵活机动战术的威力,而在这期间,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赣南、闽西独特的地缘政治也对“围剿”和反“围剿”进程发挥着重要影响,第三次“围剿”和反“围剿”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

1930年底到1931年5月,国民党军先后发动对中央苏区的两次“围剿”,均遭失败。连续两次败绩,使蒋介石不得不认真面对眼前的对手。1931年6月22日,蒋介石亲到南昌,自任“围剿”军总司令,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信重将领也首次出现于“剿”共战场。此时,苏区核心地域位于赣西南的东固地区,这也是前两次“围剿”国民党军的伤心地,而红军主力则在赣闽交界地区,“围剿”进攻方向在此两点中如何抉择,颇费思量。6月下旬,蒋介石决定不以苏区核心地域为主攻方向,将主攻击点确定为其所判断的红军主力所在方向,即赣东左翼一线。6月底,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官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辖第三军团、第四军团、第一路进击军、第二路进击军共7个师及闽西北各部从南丰进攻;陈铭枢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辖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路进击军共7个师从吉安进攻;第十师及攻城旅为总预备军。当时报章报道:“赣省现有军队,合计不下二十万人。”[261]7月初,何应钦和陈铭枢部分别从南丰、吉安出发,采用“长驱直入”、“分路围剿”的战法,形成钳形攻势,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然后再深入“清剿”,捣毁苏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