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再谈国民性 冷清的孔庙和送子的孔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鲁迅先生曾经谈到,中国的孔庙虽然很多,但很冷清,老百姓是不去孔庙的,似乎说明,孔子跟民众离得很远。鲁迅先生是从晚清走到民国的,清朝的孔庙的确很冷清。每个庙门口没有戏台,倒是有一块刻着“文武百官下马轿”字样的石头,庙的外墙多半高大,上面写着“宫墙万仞”,森严、威武。这样的地方,当年根本就不让平头百姓进来,想来都来不了。能进来的,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或者现任的官员和过去的官员。孔夫子其实未必跟百姓离得有多远,再愚蠢的乡下人想必也知道孔夫子是干吗的。只是,当年的体制根本不让百姓跟孔子亲近。

曾经有一度,孔庙其实很受百姓的青睐,尤其受女人的欢迎。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里提到,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也有孔庙。那时候,经常有妇人去孔庙求子。不知怎么回事,当时的孔庙居然还设有孔子之榻,前来求子的妇人还要露形,也就是脱了衣服登榻躺一躺,大概觉得这样才会应验。在孔子的床上裸身睡过,受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后魏孝文帝是个追求汉化的鲜卑皇帝,对孔子很尊敬,感觉这样轻慢了圣人,于是下诏禁止妇人进孔庙。后来,随着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庙也就越来越神圣。到了清朝,在特别尊孔的满人皇帝手里,孔庙就变成了鲁迅看到的样子——神圣、肃穆但冷清。明朝的时候,至少书生们还可以聚集到孔庙闹闹事儿,可是自打金圣叹哭庙案之后,书生的这个特权也没了。孔庙成了有专人(各地的教官)管理,只准春秋两祭,士人参与的官办仪式场所。平日大门紧闭,连鬼都不见一个。可怜赫赫威名的孔夫子,只有到了祭祀的时候才能享用一下冷猪头,祭拜过后,就便宜了教官。虽说按理士绅们平时也应该在里面的明伦堂讲讲经,但这么正经的地方有谁乐意去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