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4-29 07:38:44

一/八,刘备敢托孤诸葛亮

为什么说刘备“敢于”托孤诸葛亮?君主死后选择的托孤大臣或辅政大臣,是人生的最后一次豪赌。死后就算洪水滔天,自己也管不了了。刘备托孤诸葛亮是不是智举?首先看托孤的人要具备哪些特质。

什么样的人可以生死相托?汉安帝时期,杜根上书邓太后,请求邓太后还政汉安帝,邓太后大怒,下令捕杀杜根。杜根逃到一个小县城开了家酒店买酒,一呆就是十五年。十五年后,邓太后薨,他才复出。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投靠朋友故旧呢?杜根说:“事情一旦暴露会牵连到别人的。”杜根这叫正话反说,真是太聪明了!为什么?因为亲朋好友中能生死相托的人是很难得,很少的,相反有很多人想拿着杜根的人头去领赏。并不是说作为杜根的亲朋好友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一定会背叛杜根,岂不闻李密逃亡之时投奔的丘君明?丘君明是个长者,收留了李密,但难保家中那位丘怀意不动歪脑筋。杜根在当时肯定就有这样的顾虑,但是他能把理由说的大义凛然,技术含量的确是高。刘备托国于诸葛亮,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把蜀国治理好,更多是担心蜀国会不会不姓刘。

如果一个人的好义之心大于好利之心,他就具备立身之本;如果好义之心与私心各占一半,虽然没丢弃好义,但也会浑身不自在。如果一个人私心战胜公心,那么他就会神色慌乱,大脑里的潜意识不听使唤,行事与思想矛盾碰撞。“义”和“利”交战于心中的人,一定招致祸患。只有大勇之人,才能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一般无特别之处的人,肯定做不到。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内心修养不到一定境界的人说不出这种话,他年轻时在隆重读书提升自己而不是急于出山做官,就能感受到他的志气。诸葛亮治国后,也必然是大义当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