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1-02 20:11:34
356、拉纳之死(3)
正当拿破仑站立在多瑙河边看着被炸毁的一座座桥梁发愣时,他所不知道的是,在另一条战线上,他所委任的最高指挥官已经遭受到了惨痛的失败。
就在法军攻占维也纳的前一天,苏尔特就败了。
仅仅三个小时,苏尔特的法军主力就被阿瑟韦尔斯利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逃出波尔图。
日期:2014-01-02 20:19:58
苏尔特防守的波尔图是个很坚固的堡垒,作战双方兵力差不多,但是法军大炮较多,而且法军是采取守势,所以苏尔特一点儿压力也没有。
苏尔特在波尔图很是安逸,本来,他若协同维克多元帅的话,可以早日打下里斯本,但两人各自为战。为啥各自为战?因为不和有恩怨。
不少葡萄牙贵族向他谄媚,称他为葡萄牙国王,苏尔特非常受用,像朱诺一样享受起葡萄牙的财宝和美女来。
日期:2014-01-02 20:24:28
面对着兵力不占优势的阿瑟韦尔斯利,苏尔特严重估计错误,他以为英军会从海上主攻。但是,阿瑟却看到苏尔特对南面的一条河不太重视。
于是,阿瑟韦尔斯利的机会就来了。他看出了苏尔特的防守弱点就在南面和东面,并决定从东面强攻。
这一次,不仅仅证明了阿瑟可以稳扎稳打,还可以快速突袭。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苏尔特再怎么补救也不行了,仅仅三个小时,法军就被打出了翔来。
日期:2014-01-02 20:29:28
于是,苏尔特不得不使出杀手锏——逃跑,以保存实力。但是,几乎所有的辎重和58门大炮被他送给了阿瑟韦尔斯利。
在逃跑的时候他遇到了内伊,内伊本来也看不惯他,就嘲笑他的大兵是一群乌合之众,极尽落井下石之能事。
虽然看不上人家,可是也不用这么糗人家吧?要知道,祸从口出啊。这些元帅的嘴一个比一个的臭,他们就这样彼此得罪深了。
笔者评论:真是一群傻吊!
日期:2014-01-02 20:36:12
苏尔特出离愤怒,拔出佩剑要和内伊决斗,经双方将领劝解才作罢。但是,这梁子结大了,从此后,他们俩没少干给对方拆台的事儿。
其实,这一切的矛盾都来源于争权夺利、派系斗争以及弱智行为,还有认知上的误区,比如说所有的元帅都看参谋长贝尔蒂埃极度不爽。凭啥子他不用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动动嘴皮子就能升官且位居要职?
此时的皇帝正策划新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根本就不知道苏尔特让他失望了。
日期:2014-01-02 20:50:31
三年之前,渡过这里,他打赢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现在,他还想再打一次。
只是,指挥官换了。缪拉、苏尔特和拉纳使的那招诈术再也不会无厘头的上演了。卡尔大公不是之前的蠢猪指挥官,果断废了所有的桥梁。
为了达成再打一次奥斯特里茨战役的目标,他们必须渡过河去。只是,拿破仑没有等义子欧仁的援兵就打响战斗,似乎不智,但也是太自信了。
日期:2014-01-02 20:56:16
他在等援兵,卡尔大公也在等援兵。如果卡尔大公的弟弟带兵和他汇合的话,奥军兵力将达到16万人。所以,拿破仑也想在奥军援兵到达之前就击溃卡尔大公。
虽然总兵力还暂时赶不上奥军,可这又怎样?只要正面战斗,就没有人会是法军的对手!拿破仑这样想。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对付法军,阿尔韦尔斯利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及其有效的战术打法,而且还在不断地完善。
他和拉纳在研究渡河地点。终于,他发现了一个岛,这座岛是座河心岛,与北岸有桥相连,该岛上驻有奥军。
日期:2014-01-02 20:59:56
这个岛叫做施瓦茨雷肯岛。
拉纳马上让伊莱尔将军带兵渡河上岛,但是,岛上的奥军很是顽强,他们和已经登陆的法军展开血战。
拉纳马上想到了派兵增援,可是已经木有船了。眼看奥军不断从岸上上岛,自己的手足遭到屠杀,拉纳心急如焚。
日期:2014-01-05 20:20:49
然后,他就跳河了。再然后,拿破仑也跟着跳了河。拉纳口口声声喊我的兄弟,可是却不能阻止法军大部被灭的事实。
在场的高级军官、中级军官手忙脚乱,终于把一号首长和二号首长给捞了上来。
眼看卡尔大公凭借多瑙河天险固守待援,拿破仑沉静不下去了。他经过分析和思考,决定马上渡河。
日期:2014-01-05 20:32:47
渡河地点选在了维也纳东南的埃比尔多夫。此处河床较宽,河中央有个岛屿叫罗堡岛,岛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可掩护部队渡河。
另外,渡河必须准备船只或者浮桥。拿破仑让人用大船和木筏搭建起了一座坚固的浮桥,该桥连接多瑙河右岸和罗堡岛,也就是法军方。而在左岸和岛之间则搭建起了一座舟桥。
为了迷惑奥军,拿破仑命令达武军团进军维也纳北面的诺斯多夫,佯装架桥渡河。
日期:2014-01-05 20:36:28
搭建这两座桥,花了法军10天左右的时间。
此时冬雪消融,河水暴涨,对于地形的不掌握也是法军的不利条件。
拉纳和马塞纳成功抢滩登陆,占领了河边的两个村庄,阿斯佩恩和艾斯林。
日期:2014-01-05 20:39:31
抢滩登陆成功后,法军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河水暴涨,法军渡河就慢了下来。
第二天,皇帝亲自过河,督导法军过河。可是河水涨得实在太快,法军无奈只有中止渡河。此时,渡过河的法军只有3万人。
虽然达武去迷惑奥军去了,可是卡尔大公显然是没有被晃点。他看出了拿破仑的意图。
日期:2014-01-05 20:42:49
拿破仑犯了错误,他没有巩固自己的后方,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寻敌主力决战。好吧,就算是他在战略上藐视战斗力低下的敌军,可在战术上也藐视敌军,这就不应该了吧?
也许换个将领,就被拿破仑给忽悠了。但是,卡尔大公可是得到过拿破仑和威灵顿两位大佬认可的人,那不是一般人。
半渡而击,这招中国人早就用滥了。
日期:2014-01-05 20:53:31
卡尔大公亲自率领9万大军,兵分五路,似猛虎下山,扑向阿斯佩恩和艾斯林,企图将渡过河的3万法军一举围歼。
而在冲锋的同时,卡尔使坏,让奥军在河的上游,放下重物,并乘船破坏。
法军一边要维护自己的交通线,一边要承受三倍于己的敌人猛攻。
日期:2014-01-05 20:59:04
而且,法军的骑兵、炮兵过河困难。虽然骑兵过来了不少,可是炮,确实很难拉过河来。
而这也正是法军吃亏的地方。因为,奥军可以对着他们打炮,他们却不能向奥军开炮。
这还了得?以炮兵起家的法国皇帝,不能在战争中打炮,岂不是天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