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立场上来看,王室与郑国发生的这次冲突属于双输局面。周王室在失去了经营数百年的防御体系之后,王室的信誉也随之丧失。然而郑国在强国之林中不过是二流之国,比起晋、齐、北虢这样的强势国家来说,实力是很难跟上的,若不是借着王室的威信,多次借用王师和北虢的军队为自己壮门面,自己恐怕也是独臂难擎。郑庄公如果想控制王室,最好是通过操控王畿内部的阴谋废除桓王,而不适合直接与桓王对阵。但虢公林父和周桓公把持的王室使得阴谋很难施展。桓王不顾一切想抛弃郑庄公,郑庄公被迫与王室兵戎相见。结果双方失去了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失落与不信任感弥漫在每个人的心中。但对于祝融之族的后人们来说,在“天下”这个旷阔的舞台上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而吃了败仗的蔡人更加恼火,他们认为,陈国国君五父佗是亲郑派,他必须要为繻葛之败承担责任。于是在这一年的秋天出兵袭击陈国,消灭五父佗政权。郑庄公本来打算救援陈国,但为时已晚,只得与蔡人达成妥协,拥立陈桓公与蔡女所生之子公子跃为国君,是为陈厉公。
王室与郑国之间的恩怨暂告段落,日子还得过,各种备战和政治斡旋不能松懈。特别是整个中原诸侯的大敌北戎还在威胁着大家的安全。《左传》中提及的“北戎”与灭掉宗周的“犬戎”之间是什么关系?不得而知。我们从《左传》的零星记载中看到“北戎”对郑、齐等国展开打击,加上之前可能介入芮伯万事件,北戎可以说是在西国和东国的畅通无阻了,几个实力强劲的诸侯国,几乎都要面临北戎来侵的威胁。北戎兴起的来龙去脉,其兵力构成和作战的目的,以及与各路中原诸侯的真实战况,缺乏详细可信的记载。我们只了解到中原诸侯、周王室之间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而很难看清诸侯与北戎之间攻防的全貌。繻葛之战结束后不久,齐国就遇到了北戎的袭击,郑太子忽亲自率军前去救援,取得小胜。在此之后,齐、郑、卫三国结成联盟,大概就是以防御北戎为名所建立的同盟关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