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2013-01-16 15:16:58

【品味国学、复兴文化、欢迎转帖、感激涕零!】

7.4恶逆

如果网友对上面些许姑妄推测之言不感冒,那么下面一段关于唐僧下套的描述,则直白得冒泡了。

【长老神思不安,欠身道:“善哉,善哉!如此贤父母,何生恶逆儿!”】

‘恶逆’一词现代人看来不过是普普通通形容词,眼皮子也不会多跳一下。但在古中国,‘恶逆’是一个专有词汇,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牢记于胸的重典之刑法,意义重大。

“十恶”,最初佛教中的一个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其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等等形容恶习的修饰虚词,大错特错了。

在现代汉语中,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的刑罚律令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却是实有所指的。

2013-01-16 15:18:33

“十恶”作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现在《齐律》(由北齐尚书令、赵郡王等撰写)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齐律》曰:“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八议制度也是《齐律》首创的被后世广泛借鉴的律令之一,是专门为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齐律》明文规定:犯重罪十条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