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其实就是建在高处或者山顶上的土台和石台,台上堆积柴禾,边关一旦有战事,立即点燃柴禾,烈焰腾腾,下一个烽火台看到后,立即也点燃柴禾,这样,每一座烽火台都以光速传递消息,而后方的统帅很快就知道了战火燃起。
塞外风沙很大,火焰燃起的烟雾,很快就被吹散,如何才能让下一个烽火台看到,有人说,把狼粪晒干,堆积在柴禾上,狼粪燃起的烟雾又高又直,风吹不散,是为狼烟。是否真是这样,不得而知,应该没有科学道理。不过,塞外野狼出没,狼粪应该很容易捡拾。
烽火台传递消息确实很快,但是烽火台也有它的弊端。
看守烽火台的,只有少数几个士卒,他们守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像企鹅一样翘首望着远处,长期下来,肯定会精神疲劳。敌方如果派遣一支特种小分队,直取烽火台,则消息就无法传出,然后出奇制胜。三国时候的吕蒙就是用这种方法,偷袭了关羽把守的荆州。
然而,在李牧坚守极北边境的那些年里,烽火台从来没有遭偷袭,可能匈奴还没有想到吕蒙这一招。
日期:2012-10-02 19:54:10
【54】
李牧一方面加紧建立预警系统,一方面加紧训练骑马射箭。
匈奴的作战方法和中原人有很大的差别,匈奴人从小就习射箭,小孩子就能够骑在马上,将地上奔跑的田鼠一箭射穿;而长大后更能够张弓搭箭,射落空中的大雁。匈奴善射,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极北苦寒地带,不长庄稼,而匈奴人也不依靠种田为生,而是射猎为生。从小到大的射猎生活,练就了每一个匈奴男人极为精准的箭法和极为坚韧的性格。中原人认为的苦,在他们眼中不算苦;中原人认为的痛,在他们眼中不算痛。他们简单而快乐,剽悍而残忍。中原人每天念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想的是博取功名光宗耀祖,而匈奴人每天唱的是:“砍你的头颅,割你的嘴;抽你的脚筋,断你的腿。”他们想的是骑着烈马,奔驰在草原上,任猎猎狂风吹散发辫,攻城略地,马鞍上放着美女和珠宝,满载而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