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休假。昨夜睡得太晚,早晨又在床上赖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八点半才起来。天色阴晴不定,预报后天小雨加雪。
买了些水果、面包,到妹妹家去玩,顺便问问还债的事。临近春节,挖掘机已没什么活干,妹夫重操旧业,又开起了“四不像”。心蕊不再像以前那么怕生,一会儿功夫,竟和我很是亲近,拉着我的手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玩起了捉迷藏。她还是那样瘦弱,而且多病,但明显比以前顽皮许多。
下午前去看望大姨,碰巧家里没人。我出门闲逛,只见在西南方向,水天一色,宛如一道白练横铺于旷野之上,颇有些气势,大概是浍河落闸,水涨了上来吧。正想前去一探究竟,半路上刚好遇到大姨蹓弯回来。一起到家,聊些闲天,无非家长里短,无事可记。临走时,硬塞给她两百元钱,今年春节只送礼,不送礼物,免得像以前一样,每年此刻都让我伤透脑筋去想到底买什么东西好。
晚上上网,有关茅于轼先生的十八亿亩基本农田的底线问题,正炒的沸沸扬扬。对于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我了解不多,不敢妄评,但此番茅先生的主张对错暂且不说,随意加之以汉奸、卖国贼这样的诬蔑谩骂之词,实在可憎。以前曾听说过地球人口超过六十亿就会如何如何,温室效应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就会怎样怎样,当时极为惶恐,现在看来情形并非那么严峻,更别说那些世界末日、星球碰撞等等荒诞离奇的预言了。十八亿亩底线说其实也是如此,也许他们本意并不错,但只关注某些常量,但却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变量。以我所知来说,二十年前,小麦亩产四五百斤是正常,但七八百斤则几乎不可想像;十年前,小麦亩产七八百斤则正常,但千斤以上,绝对是丰收;现在呢,不论气候如何,八百斤左右只能算是欠收,低于千斤绝算不上高产。近几年来,无论哪个村庄,一栋栋小楼拔地而起,占用大田地的不在少数,工厂建设更是遍地开花,所谓十八亿亩底线早已如同虚设,不过粮食总产量并未见下降。只是现在的小麦价格甚至比不上九十年代,有些人总是空喊什么农民增收,但农村以种粮为主,产量再增长总是有限,价格却止步不前,拿什么增收?这是田夫野老尚且心知肚明的道理,但所谓专家学者置若惘闻,抱残守缺,一听异论,即视作奇谈怪论,跳嚣叫骂,实在有失风度。至于该论题涉及的其它方面,什么宏观微观,未来走势,利益博弈等等,高远玄奥,非我辈所能明了,不想多费心思,就此打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