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31节

热门小说推荐

2012-8-15 16:08:00

行走于南方水乡之间,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水田,田中蓄满了水,没有一颗作物,透着了无生气的荒芜。水面倒映着苍茫的天空,又被清晨的阳光一晃,泛出灰暗的惨白色。两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投进左侧的块田里。许是某只鱼儿受了脚步的惊扰,水面啪地一响,波纹涌叠开来,两人的影子左右摇晃,弯弯曲曲。

行至正午,师徒二人经过了三个小村落,终于来到了一处集镇。这镇上聚居着百来户人家,不少都已走空,没走的大多也在收拾行李。日军既占上海,攻打南京是迟早的事,沿途村镇必然难逃被洗劫的厄运,百姓们拖家带口,纷纷涌往内地避难。

石板铺就的街道十分萧条,杲杲阳光下,枯草纸屑被风吹起,四处翻飞。师徒俩寻入镇上的医馆,大夫眼中噙泪,正与一家老小收拾细软。这大夫心肠热忱,听牧章桐说明来意,赶紧给牧阳的伤口挤脓敷药,又另开三幅草药,叮嘱三餐前煎水服用,这才拉上一家老小,关闭医馆大门,哭泣声中,背对太阳,向西行去。

师徒二人腹中饥饿,寻一处民宅讨了些干粮,继续往北赶路。

一路上,所遇逃难百姓越来越多,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都说日军已从上海开拔,朝南京方向打来。牧章桐心里吃惊,一询问,才知日军虽被烧毁物资囤积地,后勤保障中断,但武藤章在军队紧急会议上提出以战养战策略,“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这道命令一下,日军不但按期开拔,且罪恶感彻底泯灭,沿途奉行三光政策,抢夺粮食、杀戮平民、强bao妇女等暴行随处可见。日军还专门派出几十支小分队,在上海周边搜刮谷物牲畜,以供军需,弄得沿途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师徒二人听闻如此,满腔愤慨,转念想到烧毁物资囤积地却累民至斯,更是默默无言。

第三日黄昏时分,师徒二人随在大批难民之中,穿过南京城外的几处阵地,终于赶到南京城下,接受完盘查,穿过正阳门,涌入城中。

2012-8-15 16:13:00

早在十一月十七日,即上海沦陷后五天,国民政府的重要官员便一起撤离南京,并于三日后,在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迁都令一下,南京满城哗然,国民政府放弃国都南京的传言不胫而走,城中军民骚燥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将领唐生智主动请缨,力主死守南京,即日就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积极组织城防工事,恢复各级政府机关的运作,通过广播告知广大市民尽量待在家中,并派出军人、丨警丨察在城中巡逻,维护社会治安。饶是如此,城中部分市民对南京城防不抱有信心,听闻日军从上海开拔后,沿途所作所为丧尽天良,因此拖家带口,渡江逃难;另一部分市民不忍舍弃家业,想到日军占领上海后并没有大规模的暴行,因此存了侥幸心理,留守城内,在家中闭门不出,日夜焚香拜天,祈求平安。

牧阳随师父进入南京城内,已是十二月三日,此时日军已攻下沿途诸多据点,估计三两日内便能逼近南京城下。

十二月三日的天气格外阴郁,空中阴云密布,这虽然使得市民们享受不到阳光,却给南京城带来了稍许的安全感,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天气里,日军的飞机才不会飞临这座六朝古都的上空,实施令人发指的无差别轰炸。

自从十月以来,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不分昼夜,对南京实施了多次空袭,用弹片与轰鸣向仍在抵抗的中国军民施加压力,以期令国民政府尽早屈服。经过多次轰炸后的南京,往日的繁华景象已然杳无踪迹,昔日人流如织的南京,此刻到处都是死一般的寂静,空荡荡的街道上,只有被漆成了黑色的电车还在踽踽地行驶,车轮和轨道之间相互挤压,迸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令寂静的南京城平添了一丝紧张肃杀的气氛。

师徒二人进城后,牧章桐径直往汉中路行去,走到一处破败的宅子外,停了下来。

这宅子的围墙上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的纸张,尽是招工告示宣传纸单之类。大门上的红漆斑驳落落,紧闭的门面上,用黑墨胶划出两道直线,交结成一个触目惊心的大叉。

牧章桐望着门楣上空置的匾额框,面露惊色,自语道:“怎么会变成这样?”

牧阳道:“师父,什么变成这样?”

牧章桐道:“这座宅子,是南京口技派主闾丘亮的家宅,一年没来,怎会没落成这般光景,连‘金口奇声’的金字牌匾也被摘掉了?”

牧阳跟随光叔跑江湖时,对各地有名的戏法师早有耳闻,闾丘亮的名字他是听说过的。此人是南京城内最富盛名的口技师傅,门下弟子多达五十余人,许多达官贵人都花钱请他去表演口技,此人在江南一带极有名望。听师父说眼前这座破落不堪的宅子,竟是闾丘亮的家宅,牧阳也吃了一惊,揣测道:“会不会是知道日本人要打来,所以搬去了别处?”

牧章桐摇头道:“依我对他的了解,他绝不会抛下辛苦半生打拼出来的家业,就算真的搬走,也会留几个下人在此看守,绝不至于破败到这般地步。”说罢,拉起门上的铁环,叩响了大门。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